唐山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唐山同城约茶500元一晚
最近刷手机的时候,总能看到“唐山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这样的信息,说实话,第一次看见这个标题,我心里咯噔一下,这说的到底是啥?是正经喝茶的地方吗?
我有个朋友上个月去唐山出差,正好聊起这事儿。他说晚上闲着没事,就在本地论坛里翻帖子,结果满屏都是“唐山同城约茶500元一晚”的广告。他当时也挺纳闷,琢磨着这价位在唐山都能住不错的酒店了,怎么还跟“约茶”扯上关系?
后来他跟当地一个开茶馆的老板聊了聊,这才弄明白。原来这些广告里说的“约茶”,压根儿就不是咱们平常理解的品茶、聊天那么简单。老板说得挺隐晦,但意思大家都懂——这其实就是打着喝茶的幌子,干着别的事儿。
这茶到底怎么个喝法
我那朋友好奇心重,非要问个明白。老板说,这些地方通常藏在居民楼或者写字楼里,外面连个招牌都没有。说是提供茶艺服务,但实际上就是一些年轻姑娘陪着聊天、打牌,至于后面还有没有其他项目,那就看你自己怎么谈了。
想想也挺有意思,现在的人都学会用暗语了。明明不是喝茶的事,偏要说是“约茶”。就像以前说的“按摩”、“蝉辫补”一样,都成了某种暗号。不过要说这价格,在唐山这种城市,500块钱一晚上,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
我后来特意问了问在唐山长大的同事。他说这种现象其实存在好几年了,最开始是在一些社交软件上流行,后来慢慢扩散到各个平台。而且玩法还挺多,有的是直接明码标价,有的则是要先加好友慢慢聊。
为什么这类广告屡禁不止
说实话,每次看到“唐山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这样的信息,我都纳闷平台怎么就管不住。后来有个做互联网的朋友告诉我,这些发广告的人可精了,他们会用各种方法规避审查,比如把联系方式做成图片,或者用谐音字、特殊符号。
而且这些人特别会钻空子,今天这个账号被封了,明天又注册个新的。就像是打地鼠游戏,这个按下去,那个又冒出来。再说了,他们用的都是“约茶”这种模棱两可的词,平台也很难判定到底违不违规。
不过要说最让人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想想看,这种来路不明的“茶局”,万一出点什么事,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我那朋友就说,他在唐山那会儿,酒店前台还特意提醒他,别信这些花花绿绿的小广告。
现在想想,这种“唐山同城约茶500元一晚”的现象,说白了就是钻了监管的空子。他们打着品茶的幌子,做的却是见不得光的生意。要说治理吧,光靠封号肯定不够,关键还得从源头上想办法。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普通人看到这种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划走。别好奇,别尝试,毕竟谁也不知道这“茶”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再说了,真要喝茶,街边随便找个茶馆,几十块钱就能舒舒服服喝一下午,何必去凑那个热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