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品茶工作室花式服务,任丘品茶坊特色待客之道
要说任丘这地界儿,最近茶友圈里聊得最热的,就数那些把品茶做出新花样的工作室了。我上周末闲着没事,也跟着朋友去体验了一把,还真别说,这和我们平时自己在家泡茶完全不是一回事。
进门那股淡淡的檀香就先让人静下来了。穿棉麻裙的茶艺师不急着问你喝什么,反而先递来一块温热的毛巾。这小小的举动,一下子就把人从外面的燥热里拉了出来。她边烫杯子边轻声说:“天热,先擦擦手,定定神再喝茶,味道会不一样。”
任丘品茶工作室花式服务,到底特别在哪儿?
坐下来细看才发现,这里的任丘品茶工作室花式服务确实有讲究。光是一道凤凰单丛,人家就能给你玩出叁种喝法。第一泡用盖碗,尝的是茶的本真;第二泡换成小壶焖一会儿,香气更醇厚;最绝的是第叁泡,茶艺师拿出个玻璃杯,把茶汤打得起了细沫,美其名曰“冷香”。一口下去,喉咙里真的留着凉丝丝的蜜兰香。
我忍不住问:“这么麻烦,客人不会等急吗?”茶艺师笑着摇头:“来这儿的人,图的不就是慢下来嘛。”她手上不停,又把茶点摆成朵花,“你看,连茶食都得应季,秋天是桂花糕,现在天热,就换成薄荷凉糕。”
隔壁桌坐着位常客,看样子是熟门熟路了。他告诉我,这家任丘品茶坊特色待客之道最打动他的,是那种“被记住”的感觉。“第二次来,人家就记得我爱喝浓一点的老白茶,连坐垫的硬度都给我调整过。”他说着指了指身下的垫子,“这些东西说不出来,但就是让人觉得,嗯,舒坦。”
确实,我注意到茶艺师续水时,总会不着痕迹地把壶嘴偏开十五度,免得正对着客人。倒茶七分满,递杯子时一定双手托底。这些细节看似简单,可整套做下来,莫名就让人觉得被尊重着。
窗外日头渐渐西斜,斜阳透过竹帘,在茶桌上投下细长的光影。聊得兴起时,茶艺师突然提议:“要不要试试我们新到的荒野白牡丹?今天刚开箱,正是香气最好的时候。”她取茶时特意多称了半克,“新茶娇气,量稍多点才出味道。”
等茶的时候,我看着墙上那幅水墨画出神。画上是山间小屋,题着“吃茶去”叁个字。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情愿大老远开车过来,就为在这儿待一下午。现代人缺的不是茶,是这么一个能安心喝茶的地方。
临走前,茶艺师送我们到门口,往每人手里塞了个小香包。“自己配的安神茶渣,放车里或枕边都行。”车开出很远,指尖还留着那股淡淡的茶香。朋友开着车忽然说:“下周末要是没事,咱们再来?”我望着窗外掠过的霓虹灯,轻轻“嗯”了一声。这大概就是任丘品茶坊特色待客之道的魔力吧,让人去了一次,心里就惦记着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