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附近类似建筑称谓

发布时间:2025-11-06 11:36:09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和朋友路过泰州大学城,他忽然指着远处几栋高楼说:“看,那就是咱们这儿有名的‘炮楼’。”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几栋灰白色的建筑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这个称呼倒是挺新鲜的,我好奇地问:“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朋友笑了笑,说这得从这些楼的来历讲起。

其实这些被称为“炮楼”的建筑,原本是附近村里的自建房。大学城建成后,学生越来越多,村民们看准了商机,把房子越盖越高,四五层都算矮的,七八层的也不少见。这些楼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外观朴实无华,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竖着的长方形盒子。可能是因为造型简单又高耸,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生们就给它们起了“炮楼”这个外号。

这些楼到底有什么特别

走进这些楼之间的小巷,你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一楼基本都是各种小店,打印店、小吃店、奶茶店、网吧,应有尽有。楼上则被隔成了一个个小单间,租给学生和附近的打工族。租金比正规小区便宜不少,对没什么收入的学生来说,确实挺有吸引力。

我记得有个学弟曾经住在其中一栋楼的五层,去找他时发现楼道里比较暗,每层都被隔出了十来个房间。他那个小单间虽然不大,但收拾得挺整洁,月租才四百块。他说住在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离学校近,下楼就能买到各种生活用品,晚上饿了随时能下来吃夜宵。不过他也抱怨隔音效果不太好,晚上能听到隔壁说话的声音。

这些楼的房东大多是本地的村民,他们靠着出租房屋,收入相当可观。有次和一位房东聊天,他说他们家这栋楼是祖宅基础上加建的,现在光靠收租就能养活一大家子。“虽然环境比不上新建的小区,但我们这儿便宜又方便啊”,他颇为自豪地说。

“炮楼”周围的那些楼

说到泰州大学城周边的类似建筑,那就不得不提那些学生公寓和合租小区了。这些建筑虽然不像“炮楼”那样是村民自建的,但在功能和定位上却很相似。它们通常离学校稍微远一点,但条件相对好一些,有专人管理,安全性也更高。

我有个同学大四时就和几个朋友合租了学校附近小区里的一套叁居室。他说选择那里主要是因为想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方便考研复习。虽然比“炮楼”贵一些,但有自己的厨房和卫生间,也不用担心随时会被房东涨租金。

除了这些,大学城周围还有一些专门的出租公寓,它们往往是整栋楼都被改造成了出租屋,有统一的装修和管理。这类建筑的租金介于“炮楼”和小区合租房之间,吸引了不少刚毕业的年轻人。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出租建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满足了学生们对便宜、方便住所的需求。大学宿舍虽然便宜,但空间有限,还有各种规章制度;而这些校外出租屋给了学生们更多的自由和选择。

走在大学城周边的街道上,你能明显感受到这些建筑带来的生活气息。傍晚时分,各种小吃摊前围满了学生,喧闹声中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这些被戏称为“炮楼”的建筑,以及周边那些功能相似的出租屋,已经成了大学城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建筑不够美观,或者条件不够好,但它们确实解决了很多学生的实际困难。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些相对便宜的住所,很多学生的生活压力会大很多。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建筑的存在,确实让大学城的生活更加多样和便利了。

每当夜幕降临,这些楼里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就像大学城的另一面风景。它们默默承载着无数年轻人的梦想和日常生活,虽然外表朴素,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温度和故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