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茶室雅集感受记述

发布时间:2025-11-04 05:22:47 来源:原创内容

推开高密品茶工作室那扇古朴的木门,一股温润的茶香便柔柔地扑了过来,像是老友的问候,瞬间抚平了从闹市带来的几分焦躁。

工作室的主人李老师正不紧不慢地烫洗着茶具,见我们进来,抬头微微一笑,示意我们随意坐。这里没有过多繁复的装饰,几把原木椅,一张茶台,墙上挂着一幅笔法拙朴的“吃茶去”,仅此而已,却让人莫名地安心。

一盏清茶的工夫

李老师没有急着泡茶,而是先给我们看了看今天要品的茶叶——一种产自本地的野放白茶。叶片灰白相间,形态自然,甚至有些蓬头垢面的感觉。“这茶啊,不争不抢,自己长自己的,”他捏起几片,放在掌心给我们瞧,“喝的就是它这股子山野气。” 他说话的调子慢慢的,仿佛手里的不是茶叶,而是什么需要小心呵护的活物。

水温、注水的手法、出汤的时间……每一个步骤他都做得从容不迫。我原本以为,品茶工作室的体验会有一套标准的流程,但在这里,一切似乎都跟着感觉走。李老师一边操作,一边随口聊着这片茶山的趣事,哪年的雨水好,哪棵老茶树又发了新芽。听着听着,我忽然觉得,我们品的似乎不只是一盏茶,而是这片土地的一段光阴。

茶汤入口,初时清淡,但很快,一种清冽的甘甜就从舌根两侧漫了上来,带着淡淡的草木芬芳。它不像有些名茶那样香气逼人,它的好,需要你静下来,等一等,才能体会得到。

茶室里的雅集时光

几盏茶过后,话匣子就打开了。同来的朋友里,有平时不苟言笑的程序员,也有快言快语的媒体人。但在这里,大家都卸下了平日的身份,变成了单纯的爱茶人。那位程序员老兄,居然对宋代的点茶法颇有研究,说得头头是道;而媒体朋友则分享了她外婆用搪瓷缸泡茉莉花茶的往事,满是温情。

这真是一次难得的茶室雅集。没有主题,没有议程,话题像水一样自由流淌,从茶聊到书,从书聊到生活里的琐碎烦恼。李老师大多时候只是听着,适时地为大家续上茶汤。在这种松弛的氛围里,我感觉紧绷了好几周的神经,一点点舒缓开了。原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这么简单,一杯热茶就足够了。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茶也泡到了最淡的一泡。李老师笑着说:“茶味淡了,但回味还在。就像好的聚会,散了,感觉还留着。” 我们起身告别,推开门,重新走入华灯初上的街道,身上似乎还萦绕着那缕清雅的茶香,心里也变得澄明、妥帖了许多。这一次的高密品茶工作室体验,留下的不只是舌尖的记忆,更像是一次给心灵的小小按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