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火车站后面的巷子怎么走,附近巷子路线询问

发布时间:2025-11-03 11:50:51 来源:原创内容

刚从嘉兴火车站南出口出来,我就被眼前的景象弄糊涂了。明明记得朋友说过,他推荐的那家老面馆就在车站后面的巷子里,可放眼望去,除了宽阔的广场和规整的大马路,哪有什么巷子的影子?

有位戴红袖章的志愿者正在维持秩序,我赶紧凑过去问路。“师傅,麻烦问下,嘉兴火车站后面的巷子怎么走?”老师傅笑着指向西边:“看到那个公交站牌没有?从旁边那个斜坡下去,右手边第一个路口拐进去,就是了。”

巷子里的烟火气

顺着指引走过去,眼前的景象瞬间变了。与车站前的现代化景象完全不同,这里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青石板路湿漉漉的,两旁是些有些年头的两层小楼,晾衣杆从这家窗台伸到那家阳台,挂着的衣服在微风里轻轻摇晃。空气中飘着饭菜的香味,还夹杂着淡淡的樟树气息。

往里走了几步,发现这条巷子比想象中要深得多,里面还有不少分支。这下我更困惑了,朋友只说在车站后面的巷子里,可没说是哪一条啊。正好看见有位大爷在门口摇着蒲扇乘凉,我便上前打听:“大爷,这附近巷子路线询问一下,您知道有家叫‘老陈面馆’的店在哪吗?”

大爷很热情,详细告诉我怎么走:“顺着这条主巷走到头,看见个红色邮筒就往左转,第二家就是。他们家的爆鱼面可是做了叁十多年喽!”说完还不忘补充一句,“你沿着这条路继续往前走,还能通到月河街那边,好多游客都爱从这儿抄近道。”

走在狭窄的巷道里,不时要给电瓶车让路,还能听到各家各户传来的生活声响——炒菜声、电视声、小孩的嬉笑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反而让人感到特别踏实。与车站前匆匆赶路的人群不同,这里的人们慢悠悠的,有个阿姨甚至隔着巷子和对面邻居聊起今晚做什么菜。

果然按大爷说的,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那家面馆。店面不大,但客人坐得满满当当。点了一碗招牌爆鱼面,等待的时候和老板娘聊起来。她说这条巷子其实很有来历,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很热闹了,那时候火车站还没扩建,这一片都是老街坊。

“现在好多人从火车站出来,都会顺道来我们这儿吃碗面。”老板娘一边下面一边说,“有些游客找不到路,就会像你这样问附近的巷子路线。我们都习惯啦!”

吃饱喝足,我又在巷子里转了转。发现这里真是个宝藏地方,不仅有各种小吃店,还有修补衣服的小铺、配钥匙的摊子,甚至有一家老式理发店,用的还是那种传统的旋转灯箱。这些在城市大街上几乎消失的老行当,在这里依然活得很好。

往回走的时候,我又碰见了刚才那位指路的大爷。他告诉我,其实从车站到这条巷子,还有另一条更近的路——直接从地下通道穿到车站背面,上来就是巷子口。“这地方弯弯绕绕的,第一次来的人确实容易迷路。”大爷笑着说,“不过多走两次就熟了,这些巷子都是相通的,怎么走都能找到出口。”

站在巷口回望,夕阳正好斜照在青石板上,给整条巷子镀上一层金色。我想,下次如果有朋友来嘉兴,我也会推荐他们走这条路线——从现代化的火车站出来,转身就能走进这条充满生活气息的巷子,感受这座城市另一面的魅力。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