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山同城喝茶上课,本地品茶学习交流
这几天路过槐荫路,发现新开了家叫“茶言观舍”的茶馆,玻璃窗上贴着“调兵山同城喝茶上课”的招贴。心里琢磨着,喝茶就喝茶,怎么还上课呢?正巧遇上老街坊李大姐从里面出来,她拉着我就说:“你可算来了,这儿跟别的茶馆真不一样!”
带着几分好奇走进店里,迎面是淡淡的茶香。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在茶台前摆弄茶具。“欢迎来体验我们的本地品茶学习交流,”他笑着递来一杯刚沏好的龙井,“很多客人第一次来都好奇,喝茶能学什么?”
茶香里的学问
“您尝尝这杯,”他示意我坐下,“知道为什么这茶喝着特别鲜爽吗?”见我摇头,他接着说:“咱们这儿的水是特意从城南老井取的,泡绿茶最合适。温度也关键,85度水冲下去,茶叶就像睡醒了一样。”他边说边演示,手法轻柔得像在照顾小娃娃。
邻桌坐着几位常客,王老师退休前是语文教师,现在成了这里的“茶友”。“以前觉得喝茶就是解渴,”他推推眼镜,“来了几次才明白,每种茶叶都有它的脾气。绿茶娇气,红茶随和,普洱深沉得像本老书。”他的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在这儿待久了发现,大家虽然聊的是茶,可聊着聊着就会说到生活。张阿姨前几天还在这儿学会了怎么泡茶不苦涩,这两天又跟大家分享她用茶汤养花的趣事。“原来泡剩的茶叶还能拿来擦镜子,越擦越亮!”她兴奋得像发现了新大陆。
茶杯里的人生
最让我触动的是上周末。新来的小赵是个程序员,整天对着电脑,说自己失眠得厉害。老板给他推荐了安神茶,还教他简单的冲泡方法。“水要烧开,但冲之前要凉一分钟,”老板边说边示范,“看着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心情也会跟着放松。”这几天小赵下班都来坐坐,他说现在能睡个整觉了。
慢慢地我明白了,所谓的“上课”,不是正襟危坐那种。就是在品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怎么选水、怎么掌握水温、怎么品出茶的好坏。这些技巧说着简单,可要真掌握了,日子都跟着精致起来。
现在每次去“茶言观舍”,总能碰上几张熟悉的面孔。大家围坐在一起,手里捧着温暖的茶杯,聊着家常,分享着最近又发现了什么好茶叶,或是哪个季节喝什么茶最养人。这种调兵山同城喝茶上课的方式,让品茶这件事变得特别接地气。
昨晚下雨,茶馆里格外安静。老板正在教几个年轻人识别不同产地的铁观音。“你看这茶叶,卷得像小蜗牛,”他轻轻展开一片茶叶,“闻闻这香气,是不是带着点兰花香?”那几个年轻人凑近了闻,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窗外雨声淅沥,屋里茶香袅袅,那一刻突然觉得,这样的学习交流,比任何课堂都来得生动。
如果你也在调兵山,对茶感兴趣,或者只是想找个地方放松一下,不妨来试试。这里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实实在在的品茶体验,和一群可爱的茶友。毕竟,喝茶这件事,终究是要一杯一杯地去品,一点一点地去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