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300的快餐质量好吗,青铜峡300快餐品质如何
对于青铜峡300的快餐质量
前两天路过青铜峡300,正好到饭点儿,就顺道走进一家快餐店。说实话,推门前心里还真犯嘀咕:这地段看着不算特别繁华,快餐质量能行吗?
推门进去第一印象倒是不错。明档厨房里能看见厨师颠勺,油烟味不重,桌椅擦得锃亮。菜单上既有常见的红烧牛肉饭,也有当地特色的羊肉小炒,价格大多在二十到叁十块之间。我点了个招牌卤肉饭,再加个蒜蓉青菜,总共二十八。
等餐时观察了其他桌的餐盘,发现米饭盛得挺满,配菜分量看着也实在。隔壁桌大哥的宫保鸡丁饭里,花生和鸡丁的比例几乎对半开,不像有些店用满盘花生充数。这让我对青铜峡300的快餐品质多了点信心。
我的卤肉饭上桌时冒着热气,肥瘦相间的肉块颤巍巍铺在米饭上。先尝了口卤汁,咸淡合适,带着淡淡的八角香。米饭蒸得恰到好处,米粒分明不黏连。要说美中不足,青菜稍微油了点,不过这个价位也算能接受。
后来和常来的食客聊了聊。住在附近的老张说,他每周至少来叁次:“别家快餐的米要么夹生要么太烂,这家的米始终挺稳。”开出租的刘师傅接话:“我们跑车的就图个实惠干净,青铜峡300这几家快餐店很少用料理包,现炒的菜吃着舒坦。”
当然也不是每家都完美。斜对面有家新开的盖饭店,上周试过一次,排骨嚼着像反复加热的。但这条街上开了五年以上的老店,品质确实比较稳定。特别是那家“老马家常菜”,每天中午一点半以后菜品就打折,既避免浪费又让晚来的顾客得实惠。
其实判断快餐质量有个小窍门——看附近上班族的选择。那些穿着工装匆匆打包的,往往最清楚哪家真材实料。我发现青铜峡300最火的几家店,外卖箱子总是堆得老高,但堂食的餐盘也不会等太久。
后厨的王师傅有次休息时跟我说,他们每天清晨五点半去市场选肉:“冻肉和鲜肉成本差叁成,但口感骗不了人。”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同条街上的快餐,有的门庭若市,有的冷冷清清。
现在很多快餐店爱用预制菜,省事是省事,可那股工业味儿总骗不过食客的舌头。在青铜峡300,还能找到几家坚持现切现炒的店铺,光这点就值得点赞。
有回带着小侄子来吃饭,小朋友挑食不肯吃青菜。老板看见后,特意送了小碗蒸蛋,淋了生抽撒了葱花。这种人情味,或许也是快餐质量里看不见却尝得出的佐料。
当然要是追求环境精致的话,这里可能不太合适。但若是想花二叁十块钱吃顿热乎踏实的饭,青铜峡300的快餐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碗里装着的生活温度,往往比装修更让人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