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大学城600元叁小时服务,周边区域叁小时600元服务
东阳大学城里的时间兑换处
前两天路过东阳大学城后街,看到新开的饮品店门口挂着块小黑板,上面用彩色粉笔写着“600元叁小时服务”。旁边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脸上带着好奇又犹豫的表情。这让我想起去年在城南创意园区也见过类似的招牌,没想到现在大学城周边也兴起了这样的服务模式。
说实话,刚开始看到这个价格,我心里咯噔一下。在大学城这种地方,对学生来说六百块不算小数目,差不多是很多同学半个月的生活费。到底是什么样的服务能定这个价?抱着这个疑问,我特意在附近转了转,发现不光是那家饮品店,连隔壁的文创工作室、斜对面的自习空间都推出了类似的“叁小时服务”。
走进那家文创工作室打听才知道,他们的“东阳大学城600元叁小时服务”其实是个综合性的创意孵化套餐。负责人是个毕业没几年的学长,他边整理着桌上的设计素材边解释说:“这叁小时包含专业设备使用、行业导师指导和成果包装。上周有个美院的同学在这里完成了参赛作品,直接拿到了省级比赛入围资格。”
这时候进来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他熟练地刷卡付费,然后抱着笔记本电脑走进里面的隔间。透过玻璃门能看到他很快进入状态,桌上摆着厚厚的参考资料。工作室助理小声告诉我,这是法律系的师兄,正在准备重要的模拟法庭辩论,每隔几天就会来这儿待上叁小时。“他说在这里的效率比在宿舍高五倍不止。”助理说着,指了指墙上挂着的计时器。
转到旁边的自习空间,发现他们的“周边区域叁小时600元服务”更是有意思。不仅提供专属隔间、高速网络,还配备了专业级的降噪耳机和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值班经理给我看了服务清单,除了基础服务外,居然还有专注度监测和疲劳提醒功能。“我们统计过,在这里学习叁个小时,相当于在普通自习室六小时的效率。”她说着调出数据图,“特别是期末季,位置都要提前一周预约呢。”
在二楼的痴滨笔区,我遇到了正在准备考研面试的张同学。她刚结束今天的“叁小时特训”,边收拾东西边说:“这个月来了八次,虽然花了将近五千块,但模拟面试的表现提升了很多。”她翻出手机里的记录给我看,第一次来时回答问题总是超时,现在已经能精准控制在一分半钟内。“这笔投资挺值的,比漫无目的地自学强多了。”
下楼时碰到几个刚下课的学生在服务台咨询。有个扎马尾的女生在计算器上按了半天,最后咬咬牙预约了次日的时段。她转头对同伴说:“就当少买两件衣服,要是真能帮我把项目报告完善好,这钱花得也不冤。”
夜幕降临,大学城周边的灯光渐次亮起。那些亮着“叁小时服务”招牌的店铺里,坐满了埋首奋斗的年轻人。透过窗户能看到他们专注的侧脸,有的在敲代码,有的在写论文,有的在对着一堆设计图纸比划。忽然觉得,这六百元买来的或许不只是叁小时的空间和设备,更像是在购买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不被干扰的成长时间。
回程的路上经过教学楼,通明灯火下同样坐满了自习的学生。忽然意识到,无论选择免费的自习室还是付费的高效空间,大家追求进步的初心都是一样的。只是有些人愿意用金钱换取更专注的环境,这何尝不是种聪明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