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车站周边巷弄好去处
那天下午路过临清车站,突然想起朋友提过站旁小巷里藏着不少有意思的角落。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索性拐进了一条青石板路。刚离开车站喧闹的主干道,巷子里的风突然就慢了下来,老槐树的影子斜斜地打在墙上,把七月的暑气都揉碎了。
巷口有位大爷坐在竹椅上摇蒲扇,旁边收音机咿呀放着吕剧。见我张望,他笑着指了指巷子深处:"往里头走,有家糖水铺子,开了叁十多年喽。"顺着斑驳的墙根往前,果然闻到淡淡的桂花香。这种临清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就像藏在城市掌纹里的秘密,需要慢慢摸索才能遇见惊喜。
转角遇到旧时光
越往深处走,越能感受到时光在这里打了个盹。青砖房檐下挂着竹编灯笼,木门上的铜环被磨得发亮。有户人家在窗台养了整排茉莉,白瓷花盆底下压着去年的银杏叶。突然听见叮叮当当的响声,原来是骑着二八大杠的邮递员,车铃在窄巷里漾出清脆的回音。
那家糖水铺比想象中更朴素,褪色的蓝布帘子写着"李记"。老板娘掀开木桶盖,豆香混着蒸汽扑面而来。"我们的杏仁茶还是老法子磨的。"她边说边往瓷碗里撒桂花,动作不紧不慢。坐在竹凳上喝糖水时,发现墙上贴着九十年的电影海报,边角都泛黄了。
其实车站周边巷弄好去处最动人的,就是这些活着的烟火气。修表铺的老师傅戴着单目镜敲敲打打,裁缝店的阿姨踩着缝纫机哼小曲,刚放学的小孩举着风车从身边跑过。这里不像商业街那样急着展示什么,生活自然流淌成该有的模样。
巷尾的新鲜劲
原以为这样的老巷子只剩怀旧,却在尽头发现了几家新铺子。玩陶艺的姑娘把拉坯机摆在八仙桌旁,染布工作室的蓝染布料飘在晾衣绳上。最有趣的是家微型书屋,书架之间的过道仅容一人通过,老板却在天井种了株石榴树。
做皮具的年轻人说,选这里是因为"闹中取静"。他正在给牛皮包敲四合扣, workshop 里飘着淡淡的植鞣革气味。隔壁传来磨豆机的声响,咖啡香悄悄钻进鼻尖。新旧的交织让这些临清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变得立体,像本可以反复翻阅的书。
夕阳西下时又路过巷口,大爷的收音机换了段山东快书。回头望去,炊烟正从几处烟囱袅袅升起。忽然觉得,在车站周边巷弄好去处闲逛的午后,就像尝了块祖母做的桂花糕——甜味是慢慢化开的,却能在舌尖停留很久。
或许明天该去巷子另一头看看?卖麦芽糖的大婶说,那棵歪脖子槐树后面,还藏着会剪纸的老婆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