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武安150元辩辩扫码约伴

发布时间:2025-11-06 06:23:38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在武安本地的一些网络角落里,总能看到“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这样的信息在悄悄流传。说实话,第一次在群里刷到这类消息时,我手指停顿了一下,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什么路子?怎么好像一夜之间,好多人的动态里都带着类似的二维码图片。

有个周末和老同学喝酒,聊起这事儿,他压低了声音说你可别不信,他们现在都时兴“武安150元辩辩扫码约伴”了。他说得神神秘秘,掏出手机给我看那个界面——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二维码,下面标着150块。我问他这靠谱吗,他摇摇头说谁知道呢,反正他是不敢随便扫。

街角听到的闲谈

昨儿个在建设路那家牛肉面馆吃面,听见隔壁桌两个年轻人在那儿交头接耳。一个说试过了,扫了那个“武安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的码,结果跳转到一个特别简陋的页面,让先付50定金。他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敢继续。另一个笑着说你这算聪明的,他同事上个月就中了招,钱转过去立马被拉黑,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说起来这事儿也挺有意思,明明大家都觉得不靠谱,可这些二维码就像野草似的,今天封了明天又换个模样冒出来。我琢磨着,可能就是因为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万一这次是真的呢?150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正好卡在很多人“试试也无妨”的心理门槛上。

晚上回家刷朋友圈,又看见有人在发类似的动态。不过这次的说法变了个花样,写的是“武安150元辩辩扫码约伴”,还配了张看起来很生活化的咖啡店照片。要不是白天刚听过那些事儿,我差点都要以为这是什么正经的同城交友了。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这种套路在全国各地都不新鲜。无非是利用二维码这种看似“正规”的形式,给见不得光的事情披上一层技术的外衣。可说到底,不管它包装得多花哨,违法的勾当终究是违法的。咱们普通老百姓,还是得擦亮眼睛,别被那150块钱的低价给忽悠了。

今天路过市中心,看见派出所的民警正在贴防诈骗海报,上面赫然印着二维码诈骗的案例。我站在那儿看了会儿,发现好几个案例都和最近流传的这些套路很像。看来,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注意这些藏在二维码背后的猫腻了。

回到家打开手机,那个“武安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的群消息还躺在聊天记录里。我长按那条消息,点了举报。虽然可能起不了太大作用,但总觉得,要是大家都多留个心眼,至少能让这些见不得光的东西少骗几个人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