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女子学院后街喝茶,女子学院后巷品茶时光

发布时间:2025-11-02 20:33:43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下午太阳正好,我拐进灯塔女子学院后街,这条小巷窄得连阳光都得侧着身子挤进来。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角爬山虎绿得晃眼。

“后街喝茶”的小木招牌被风吹得吱呀响,我推门时铃铛叮铃一声。老板娘正踮着脚够柜顶的茶叶罐,碎花裙摆随风轻晃。“生普还是熟普?”她回头问,鼻尖沾了点面粉。

临窗坐下才发现,从这角度刚好能看见女子学院的红砖钟楼。叁两个女生抱着书从后门出来,说说笑笑拐进了巷子。她们熟门熟路地钻进对面那家糖水铺,看来是常客。

茶杯里的旧时光

白瓷杯里茶汤渐浓,我想起姑婆也在这学院念过书。她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女生们想喝茶聊天,总得偷偷从后门溜出来。“那时候啊,”姑婆的声音在记忆里泛黄,“我们管这叫‘后巷品茶时光’,像做地下工作。”

现在当然不用躲躲藏藏了。隔壁桌几个女生正讨论下周末的社团活动,桌角堆着心理学课本。穿蓝裙子的姑娘说起要排练话剧,激动得差点碰翻茶壶。

老板娘送来茶点时,我随口夸她家的茶香。她眼睛弯成月牙:“这是武夷山的老丛水仙,我爷爷那辈就开始喝了。”她祖父曾在学院教书,总爱在后街茶馆批改作业。后来茶馆易主,她接手时特意保留了原来的青砖地。“踩了七十年的砖,都包浆了。”她轻轻跺脚,青砖发出温润的响。

阳光斜斜地爬过木桌,把茶点碟子染成蜜色。我又续了道水,看茶叶在杯中舒展。这条后街像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女子学院的书香、茶香、还有年轻女孩们的笑声,都在这里静静沉淀。

穿蓝裙的姑娘突然小跑过来:“姐姐,能帮我们拍张照吗?”我接过手机,透过镜头看见四个脑袋凑在一起,背后是冒着热气的茶杯和吃了一半的杏仁饼。“要拍到窗外的钟楼哦!”她们叮嘱。按下快门的瞬间,我突然理解了姑婆为什么总念叨她的“后巷品茶时光”。

临走时老板娘正在账本上记账,毛笔小楷工工整整。门外飘来糖炒栗子的甜香,混着茶香竟意外地和谐。钟楼传来四下钟声,惊起了电线上的麻雀。

推门时铃铛又响,回头看见那桌女生还在热烈讨论着话剧台词。玻璃窗上的倒影里,七十年前的姑婆、现在的女孩、还有这条布满青苔的后街,都在茶烟中微微晃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