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火车站有鸡吗,枝江站附近有鸡吗
那天我在一个老同学群里,突然有人没头没尾地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说,枝江火车站有鸡吗?” ?
群里瞬间就炸锅了。有人发了一串爆笑的表情包,有人打趣说“想吃叫花鸡了?”,还有几个比较实在的哥们,开始认真地讨论起火车站周边的餐饮分布。我也乐了,这问题问得,真是自带歧义,让人浮想联翩。
舌尖上的枝江站
说回正题,咱们就按字面意思来聊聊。枝江火车站,作为一个小城的车站,规模自然比不上武汉、宜昌那样的大枢纽。它主要负责汉宜线上的动车,是很多枝江人外出,和外地朋友来的第一站。
那么,枝江火车站有鸡吗?答案是肯定的。你要是傍晚时分到站,出了站口,就能闻到一阵若有若无的烧烤香味。站前广场不大,但有几个推着小车卖小吃的大姐。除了经典的烤肠、玉米,偶尔还真能碰到卖烤鸡翅、炸鸡排的。那焦香的孜然味儿,对刚下火车饥肠辘辘的人来说,简直是致命诱惑。
你要是想正儿八经吃顿饭,那得往外围走几步。车站对面或者旁边的巷子里,藏着几家小饭馆。招牌菜嘛,多半都跟鸡有点关系。比如地道的农家小炒鸡,鸡肉斩成小块,和青椒、姜蒜一起在猛火下爆炒,锅气十足,香得很。又或者是用本地特产枝江酱油烧的红烧鸡,酱香浓郁,特别下饭。
这么一想,那个同学问的“枝江火车站有鸡吗”,如果指的是美食,那选择还真不少。对于一个风尘仆仆的旅人来说,能立刻吃上一顿热乎乎、有滋有味的鸡肉,也算是一种朴素的慰藉了。
一个问题的两种解读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个问题一出来,大家第一反应都是会心一笑呢?这大概就是中文的微妙之处了。“鸡”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里,含义天差地别。它可以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也可以是一个带有某种隐喻的、不太好明说的词。
所以,当人们私下打听“枝江站附近有鸡吗”的时候,心里想的可能完全是另一回事。他们关心的可能不是餐馆,而是火车站周边那种特殊的、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社会生态。任何一个车站,尤其是长途车站,往往都像一个微缩的小社会,叁教九流,鱼龙混杂。这种询问,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对陌生环境安全性的试探和担忧。
我在枝江站附近晃悠观察的那会儿,确实也看到一些叁五成群、无所事事的人,在广场边缘或明或暗地打量着出站的旅客。这种感觉,相信在很多城市的车站都不陌生。它给人一种不安全感,让人不由得加快脚步,只想尽快离开。
这么看来,同一个问题,指向的却是食物和安全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那么,枝江火车站周边环境到底怎么样?据我这个本地人的观察,主要还是拉客的司机和旅馆推销员居多。整体治安在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摄像头遍布,时常有巡逻人员。那种明目张胆的乱象,确实很少见了。但你要说完全干净得像一张白纸,那也不现实,毕竟人多嘴杂,哪个车站都难免有些藏污纳垢的角落。
所以啊,下次要是再有人问我“枝江火车站有鸡吗”,我大概会这么回答他:“想吃烧鸡公和烤鸡翅,出门左转小巷子。要是想问点别的,那我可就不知道了,咱是老实人。”
一个问题,两种心思。这大概就是生活的复杂性和语言的趣味性所在吧。对于一个地方的理解,我们往往需要抛开成见,亲自去看一看,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最真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