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附近500块钱的爱情,鹤岗周边五百元的情缘

发布时间:2025-11-03 04:58:07 来源:原创内容

我在这条鹤岗老街的招待所住了叁天,前台大妈看我的眼神已经从好奇变成了关切。这地方太安静了,安静到能听见隔壁大爷收音机里的二人转。楼下小卖部门口总坐着几个晒太阳的老人,他们眯着眼睛,像在等待什么,又像什么都不等。

那天下午四点,天就有点擦黑了。我在十字路口那家馅饼店躲风,老板娘往我手里塞了杯热水。“等人?”她问。我摇摇头,又点点头。其实我也不知道在等什么,可能就是等一个能说说话的人。

五百块钱能买什么

在鹤岗,五百块钱能租一个月带暖气的单间,能吃五十顿热乎的猪肉白菜馅饼,能买两百瓶本地产的啤酒。但老陈告诉我,五百块钱也能遇见爱情。他说这话时,我们正坐在他那个只有六张桌子的小饭店里,灶上的水壶噗噗冒着白气。

“那姑娘叫小梅,山西来的。”老陈给我倒了杯白酒,“就在我对面理发店打工,每天下班都来我这吃碗面。有天她钱不够,我说欠着呗。后来她非得帮我洗盘子抵账,洗着洗着,就成了我媳妇。”他笑得眼睛眯成两条缝,“那碗面,刚好五块钱。”

我环顾这家小店,墙上的结婚照已经泛黄,但两个人靠得很紧。这大概就是鹤岗附近500块钱的爱情最真实的模样——不是真的标价五百,而是在生活缝隙里生长出来的,那种带着烟火气的相濡以沫。

老陈媳妇从后厨出来,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递给老陈一个暖手宝:“你老寒腿,别着凉。”转身又去忙了。老陈压低声音:“其实那会儿,她帮我洗了整整一百天的碗。”他突然有点不好意思,“我每天都盼着天黑,盼她来。”

鹤岗周边五百元的情缘

第二天,我坐班车去了绥滨。江风冷得刺骨,我在江边小摊买烤鱼,摊主是位满头白发的大姐。“两个人吃?”她麻利地翻着铁丝网上的鱼。我说就我一个。她看了看我,又多塞给我一条小鱼:“送的,天冷,多吃点暖和。”

旁边钓鱼的大爷插话:“你儿子没回来啊?”大姐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在上海呢,娶了媳妇,忙。”她继续翻动着烤鱼,油滴在炭火上,噼啪作响。

我突然明白了,鹤岗周边五百元的情缘,不单单是男女之间那点事。是这些散落在小城每个角落的牵挂,是那些没说出口的思念,是烤鱼大姐多给我的那条小鱼,是老陈媳妇递过来的那个暖手宝。

在回鹤岗的班车上,我看着窗外掠过的白桦林,光秃秃的枝桠指向灰蒙蒙的天空。手机响了,是母亲发来的消息,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回复说快了,就这几天。然后翻出通讯录,给那个很久没拨的号码发了条信息:“我到了鹤岗,这里挺像我们老家的。”

对方没有立刻回复。班车摇摇晃晃,像小时候的摇篮。我想起老陈说的话:“人啊,在哪活着不是活?但得有个让你愿意一起活着的人。”

下车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招待所的灯还亮着。前台大妈抬头看我一眼:“回来啦?今天包了饺子,给你留了一碗。”我接过那碗还温热的饺子,韭菜鸡蛋的,和我妈包的一个味儿。

手机亮了,是那个号码的回复:“鹤岗冷吗?多穿点。”简简单单七个字,我站在招待所狭窄的走廊里,看了很久。

也许明天该去老陈店里吃碗面,也许该给烤鱼大姐送点从家里带来的特产,也许该买张回程的车票了。这五百块钱的情缘啊,说到底,不就是这些琐琐碎碎的牵挂么?它们像鹤岗夜晚的灯火,不太亮,但足够照亮回家的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