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小区上课约茶,衡水小区教学品茶
这两天在业主群里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咱们衡水小区里不知什么时候兴起了“上课约茶”的风气。起初我还纳闷,上课和喝茶怎么能扯到一块儿去?直到参加了隔壁王阿姨组织的活动,才明白这其中的门道。
那天下午刚进门,就闻到满屋茶香。王阿姨家客厅摆了张长桌,七八个邻居围坐着,桌上既有茶具又有识字卡片。八十岁的陈奶奶正戴着老花镜,跟着年轻人认茶叶包装上的字:“这个是‘普洱’,这个是‘龙井’...”认完五个生字,大家就停下来喝杯茶聊聊天。这种轻松自在的衡水小区上课约茶氛围,让学习变得像串门一样自然。
当茶香遇见书香
退休的李老师现在是小区里的红人。每周二下午,她家飘出的除了茶香还有朗朗读书声。“咱们这把年纪了,学新东西不为考试,就图个开心。”她边说边给每人斟上茶,“还记得第一次办衡水小区教学品茶活动时,来了五个人,现在都得提前预约位置了。”茶杯端起放下间,邻居们从诗词歌赋聊到生活窍门,偶尔还会为某个字的读音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总是笑作一团。
你说奇怪不?同样教识字,社区老年大学上课总有人打瞌睡,可在这种喝茶聊天的环境里,大家记得特别牢。可能是喝茶让人放松,也可能是邻里间更敢开口问“蠢问题”。张大爷开玩笑说:“在这儿学错字顶多被笑两句,在正式课堂错一个字,能纠结一晚上。”
这种模式特别适合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机。年轻人手把手教,遇到难懂的步骤就停下来喝口茶缓缓。茶凉了再续,问题解决了继续——这不,王叔叔现在都会在群里发红包了。
茶桌连着千万家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种活动把原本陌生的邻居变成了朋友。楼上楼下住了五年没说过话的,在茶桌上聊起家乡的喝茶习俗;刚搬来的年轻夫妻通过教老人用手机,很快融入了社区。有次大家聊得正欢,突然停电了,干脆点起蜡烛继续喝茶讲故事,那氛围比有电时还温馨。
现在每个周末,小区活动室都有不同主题的茶聚:周叁是读书会,周五是养生交流,周日是手工课。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延续着衡水小区上课约茶的特色——在氤氲茶香中,知识像茶水一样慢慢浸润心田。
昨天在电梯里遇到陈奶奶,她兴奋地给我看她的购物清单:“看,这些字我都认识!下次茶聚我要自己泡功夫茶给大家喝。”看着她满脸的成就感,我突然理解了这个活动的魅力。它把学习和生活泡成了一壶好茶,入口微苦,回味甘甜,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品出了生活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