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平凉缺乏快餐娱乐场所
那天晚上朋友突然打电话问:“咱们平凉有没有那种能痛快玩会儿的快餐店啊?就像大城市里那种带滑梯和球池的。”我举着手机想了半天,最后只能老实回答:“好像还真没有。”
说来也奇怪,现在满大街都是奶茶店和餐厅,可要想找个既能快速解决吃饭,又能让小孩撒欢、大人放松的地儿,在平凉还真成了件难事。前两天带我侄子出门,小家伙吃饱了就坐不住,可周围的餐馆基本都是吃完就走的设计。最后只能转移阵地到广场上溜达,这孩子一路都在嘟囔“不好玩”。
年轻人也犯愁
不只是带孩子的家长发愁,年轻人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记得上周和几个初中同学聚会,大家就想找个能吃饭、能聊天、还有点简单娱乐的地方。结果从城东转到城西,要么是正经八百的餐厅,不到打烊服务员就站在旁边收拾桌子;要么是纯粹的游乐场,连个坐下来喝饮料的地方都没有。
有个同学说得挺形象:“现在聚会就跟赶场子似的,吃饭一个地方,想玩会儿还得另找地方。要是咱们平凉有个综合点的快餐娱乐场所就好了,大家能待得久一点,聊得尽兴点。”
这话真说到点子上了。现在的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的时间都碎片化了,确实需要这种多功能的空间。既能快速解决吃饭问题,又能让人放松娱乐,两不耽误。可现实是,在平凉想找到这样的地方确实不太容易。
商场里的观察
周末去商场转了一圈,发现餐饮楼层确实挺热闹,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部分餐厅还是传统模式。虽然有几家新开的店尝试放了台游戏机,或者设了个小小的阅读角,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像是临时起意加进去的。
我跟一家餐厅老板聊了会儿,他说也知道现在年轻人喜欢多元体验,但考虑到场地限制和经营成本,暂时还不敢大刀阔斧地改造。“毕竟咱们平凉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这种成熟模式可以借鉴,得慢慢摸索。”他这么解释道。
这话倒是提醒了我,可能不只是商家没想到,更可能是这种复合型经营模式在我们这儿还没形成气候。毕竟要同时搞定餐饮和娱乐,管理上确实比单一业态复杂得多。
想想还挺有意思的,现在大家都抱怨手机把人与人隔开了,可现实是,我们连个能放下手机、面对面玩一会儿的合适场所都难找。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除了碍罢痴和网吧,能选择的休闲空间确实有限。
前几天刷本地论坛,看到不少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有人开玩笑说,要是谁能解决平凉缺乏快餐娱乐场所这个问题,肯定能成为年轻人的“救星”。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确实反映了大家的真实需求。
换个角度想,这或许也是个机会。现在不是很多人在谈论消费升级吗?在平凉,消费升级可能不一定要多么高大上的东西,可能就是这种更贴心、更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服务。毕竟生活已经够累的了,谁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能获得更丰富、更轻松的体验。
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完全是这段时间的真实感受。每次朋友聚会选址时的纠结,带孩子出门时的无奈,都在提醒着我们这个实实在在的需求。真希望下次再有人问起时,我能给出不一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