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学生高价通话记录

发布时间:2025-11-05 10:23:46 来源:原创内容

这事儿说来你可能不信。我表姐家孩子在淮安读初二,上周居然为了叁小时电话,掏了整整八百块钱。刚开始听到这事儿,我第一反应是:现在的小孩都这么烧钱了吗?

仔细问才知道,那根本不是普通聊天。孩子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抱着手机像是抓着救命稻草。电话那头是某知名机构的“金牌规划师”,专门给初中生做心理疏导和学业规划。表姐苦笑着说:“叁个钟头花了我半个月菜金,可孩子挂完电话眼睛都是亮的。”

电话那头到底说了什么

后来我找到那位接电话的初中生聊了聊。孩子说,那个老师特别懂他们。“不像爸妈整天说‘别人家孩子’,老师会认真听我讲游戏段位,还教我怎么用背英语单词的方法记英雄技能。”说到这里他突然压低声音,“老师说他初中时也迷网游,后来把打游戏的劲头用在学习上,考上了重点高中。”

这事儿让我想起楼下王阿姨家的女儿。去年为了给孩子补课,他们夫妻俩省吃俭用报了每小时叁百的数学班,结果孩子上了两个月成绩不升反降。相比之下,这通八百元的电话似乎还真有点用?至少那孩子现在每天主动背半小时单词。

不过话说回来,叁小时八百块确实贵得肉疼。我特意查了查,现在这类“青少年成长顾问”收费都在每小时两百到叁百之间。要是普通工薪家庭,这样的高价通话记录多了可真吃不消。

有个在中学当班主任的朋友跟我说,现在孩子压力大,很多话不愿跟父母说,反倒愿意跟陌生人倾吐。她班上有个女生,每次考试前都要跟某个心理老师通二十分钟电话,据说效果比吃安定片还好。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孩子宁愿花钱找陌生人聊天?可能是现在的孩子太孤独了?还是家长们太忙,没空认真听孩子说话?我邻居家小孩有次随口说了句:“爸妈看手机的时间比看我还多。”听着真叫人心里不是滋味。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钱花得值。家长群里有个妈妈说:“比起让孩子沉迷游戏或者产生心理问题,花几百块钱找人开导开导,算是破财消灾。”她家孩子经过几次通话后,居然主动把游戏时间从每天叁小时压缩到了一小时。

不过要我说啊,再贵的电话也替代不了家人的陪伴。昨晚我在小区花园看见那孩子和他爸爸在打羽毛球,两人笑得特别开心。这画面比什么高价通话都让人暖心。

现在教育资源确实越来越多元化了。除了传统的补课班,还有这种通过电话进行的个性化指导。只是价格能不能更亲民些?让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那个初中生跟我说的话:“其实我最开心的不是成绩提高了,而是终于有人愿意认真听我说话。”这句话,值得所有当父母的好好想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