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泄火的小巷子,台山小巷寻幽处

发布时间:2025-11-06 04:13:00 来源:原创内容

说起台山泄火的小巷子,可能很多人会露出会心一笑。这地方啊,说是个地名,倒更像是个江湖传说。前两天跟老友喝茶,他又提起这条巷子,说得神乎其神,我这才起了心思要去亲眼看看。

转过人民路那个褪了色的邮筒,眼前忽然就暗了下来。这条巷子窄得恰到好处,两边骑楼的阳台几乎要碰到一起,只在头顶留下一线天光。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根处爬着厚厚的青苔,湿漉漉的空气里飘着若有似无的陈皮香。

巷子里的烟火气

才走没几步,就听见滋啦一声响,转头看见个阿婆在门口支着小煤炉炒菜。她见我在张望,顺手从锅里夹了块五花肉:“后生仔,尝尝我们台山家常味。”这肉炖得透亮,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梅菜香。阿婆说他们家在这巷子里住了叁代,光是那口铁锅就传了五十年。

再往里走,渐渐热闹起来。剃头师傅在骑楼下摆着老式理发椅,收音机里咿咿呀呀放着粤曲。隔壁凉茶铺的大铜壶冒着热气,老板正给客人配着廿四味。说要台山泄火,这凉茶才是正解。我正要掏钱买一碗,却见老板摆摆手:“街坊价,叁文钱。”

巷子深处有家竹升面店,老师傅正在压面。那根碗口粗的竹竿在他手里起起落落,面团渐渐变得劲道。他说这条台山泄火的小巷子从前是码头工人的歇脚处,所以做吃食的特别多。“做工的人辛苦,总要找个地方泄泄火气嘛。”他笑呵呵地往面汤里撒着虾子。

走着走着,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墨香。原来是个老先生在巷子拐角处写挥春。红纸铺了满地,他悬腕提笔,一个个饱满的墨字在纸上绽开。有人说现在都打印春联了,他却说:“机器印的字没有脾气,我们台山小巷寻幽处,要的就是这个手写的味道。”

夕阳西下时,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大排档开始摆出折迭桌,烧鹅档的玻璃柜里挂起油亮的烧味。有个阿公独自坐在巷尾的石阶上拉二胡,琴声在暮色里飘得很远。我忽然明白,人们说的台山泄火,或许不只是字面意思,更是这种能让心情沉淀下来的氛围。

离开时又经过阿婆家,她正在收衣服。看见我便问:“后生仔,找到你想找的没有?”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这条台山小巷寻幽处,确实藏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可能是烟火人间最本真的模样。

夜色渐浓,巷口那盏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回头望去,那些亮着灯的窗户像星星点点的渔火,在这座城市的海洋里,安静地亮着属于自己的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