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无锡小巷情缘何处寻
你说,在无锡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呢?我总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昨天路过小娄巷,看见一对年轻人撑着伞在青石板路上慢慢走,雨丝斜斜地打在他们的伞面上,那画面莫名让人心里一动。
都说现在年轻人谈恋爱不是去恒隆就是去万象城,可我倒觉得,那些藏在闹市深处的巷子才是真正能安放感情的地方。清名桥边的老房子,木门虚掩着,里面飘出炒菜的香味;惠山古镇的青砖巷弄,傍晚时分总有老人家坐在门口摇着蒲扇。这些地方啊,藏着多少普通人的日子和感情。
巷子里的细水长流
记得前些天在荣巷遇到一对老夫妻,老爷子牵着老太太的手,慢悠悠地走着。我问他们在一起多少年了,老太太笑了:“从搬进这条巷子就在一起,四十叁年啦。”老爷子接话:“年轻时也吵架,可每次吵完,她往巷子这头走,我往巷子那头走,走到底还得掉头回来。”这话说得实在,感情不就是这样吗,再怎么闹别扭,最后总要回到同一个屋檐下。
现在人总爱说“灵魂伴侣”,我倒觉得,能在同一条巷子里朝夕相处几十年,一起吃早饭,一起逛菜场,晚上并排坐在藤椅上看电视,这样的陪伴比什么浪漫誓言都来得真实。无锡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其实它就藏在每天的一粥一饭里,在互相递过去的一杯茶里,在深夜为对方留的那盏灯里。
有时候走在长长的巷子里,我会想,这些斑驳的墙面上,到底见证过多少这样的故事。春天墙角的迎春花开了又谢,夏天梧桐树的叶子绿了又黄,而住在巷子里的人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着平凡却温暖的日子。
现代巷弄的新故事
当然啦,现在巷子里的爱情也在变。上次在南长街的巷子里,看见个小伙子拿着手机在直播,说是要带网友“云游”无锡小巷。他讲得眉飞色舞,旁边有个姑娘一直笑着看他。后来聊起来才知道,他们是大学同学,因为都喜欢老巷子,毕业后一起回到无锡,开了家小店。
你说这算不算新时代的无锡小巷情缘何处寻?两个人因为共同的喜好走到一起,又在巷子里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店不大,但很温馨,门口挂着风铃,每次推门都会叮当作响。我去过一次,小伙子在做手冲咖啡,姑娘在整理书架,那个画面就像巷子本身一样,安静又美好。
现在的年轻人啊,总被说浮躁,可我在巷子里遇到的这些年轻人,他们选择了一种更慢节奏的生活。两个人守着一个小店,每天迎来送往,听着巷子里的各种声音——自行车的铃声、邻居的招呼声、偶尔传来的评弹声。这样的感情,是不是更踏实些?
其实想想,无论在哪个时代,感情最需要的都是这样一个能安放的地方。不需要多大,不需要多华丽,就像这些巷子,不宽,不长,但足够让人感到安心。
傍晚时分又经过小娄巷,那对年轻人还在。他们现在站在一个卖糖炒栗子的小摊前,女孩在挑栗子,男孩在旁边笑着看她。巷子里的灯光刚刚亮起,暖黄色的,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看着这个画面,忽然明白了什么。感情啊,它不是要去哪里寻找的宏大命题,而是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在这些普普通通的巷弄里,发生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