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福茗茶会评选活动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5-11-03 05:37:55 来源:原创内容

你有没有想过,一杯简单的茶能喝出多少花样?就在上周,我路过城南老街时,意外发现两家特别的门店——福鼎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和它隔壁的福茗茶会评选活动工作坊。透过木格窗,看见里面坐着好些人,捧着白瓷杯慢慢转着圈,那专注劲儿跟鉴宝似的。

推开工作室的玻璃门,茶香混着青石板潮气扑面而来。穿亚麻衬衫的茶艺师小陈正在教新学员“摇香”,只见他手腕轻抖,干茶在温热的盖碗里沙沙作响。“咱们这儿可不光泡茶,”他笑着指墙上日程表,“每月都有品鉴赛,评上的茶能直接送进隔壁工作坊复选。”有个大姐刚把白茶汤倒进品茗杯,突然惊喜地喊:“这牡丹王有豆奶香!”引得周围人都凑过去闻。

茶叶江湖的门道

隔壁工作坊更是热闹。竹架摆着叁十多种茶样,从荒野银针到老树寿眉,每罐都标着密码编号。评选组长李老师拎着铜壶巡回加水,时不时提醒:“舌面别急着咽,让茶汤滑过喉韵再说话。”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抿了口黄汤,喃喃自语:“这桂圆香绝了,但喉头怎么发紧?”

其实啊,好茶就像会说话。我跟着学了两招,发现他们评判时总盯着几个关键点:茶汤要不要透亮如琥珀,杯底香能不能坚持叁分钟,叶底是不是活得像刚摘下来。有位穿藏青色布衣的老茶客跟我说:“在福鼎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练过的人,舌头都特别刁。去年评出的状元茶,现在网上都卖断货了。”

工作坊西侧的碳焙间正进行着决赛。六个电焙笼同时运转,老师傅们用手背试温,空气里飘着甜香。李老师掀开某个笼盖时眼睛一亮:“这茶蜕变得好!火功吃了进去,冷嗅还带蜜糖味儿。”身旁的参赛者紧张地搓着手,他的茶样在初赛时被指出“水味没褪净”,连夜重新文火慢焙了六小时。

窗外淅淅沥沥下起雨,屋里茶香却更浓了。有个梳马尾的女孩正在记录本写品鉴词,她告诉我参加福茗茶会评选活动工作坊之后,才发现以前喝的都是“听话的茶”——那些标准化的味道,远不如现在喝到的有性格。她指着杯中起伏的叶片说:“你看这片荒野白茶,居然泡出野蜂蜜的韵,这才是茶该有的生命力。”

暮色渐浓时,初选结果贴在工作室的樟木板上。当选的七款茶将被送去茶科院检测,通过后就能冠上“福鼎品鉴级”标签。落选的茶师们也不沮丧,叁叁两两约着去茶叶市场淘新茶样。铜壶里的水又滚了,新的故事正在茶香里慢慢舒展开叶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