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品茶上课工作室,鹤壁茶艺教学课堂
鹤壁这座城市,总带着点儿不紧不慢的悠闲劲儿。老街巷口飘来的茶香,和老邻居们端着茶杯聊天的景象,是很多人熟悉的日常。不过最近,有个地方悄悄成了爱茶人的新去处——鹤壁品茶上课工作室,也有人更习惯叫它鹤壁茶艺教学课堂。名字听着挺正式,走进去才发现,里头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第一次推门进去,我就被满屋子的茶香包裹住了。那不是某种单一的香气,像是好多不同季节、不同山头的味道,轻轻地混在一起。工作室的主人是个温和的中年人,大家都叫他李老师。他正给几位学员演示怎么温杯,动作不快,但每个手势都稳当、准确。“杯子暖了,茶汤进去才不会惊着,”他一边做一边说,“就像招呼老朋友,得先让座、倒茶,不能太生硬。”这话听着简单,细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不只是泡茶那么简单
在鹤壁品茶上课工作室待久了,我才慢慢明白,这里教的远不止是泡茶的步骤。李老师常说,茶席是个小世界,你怎么对待它,它就会怎么回应你。有一回,一位年轻姑娘手忙脚乱的,水洒了,茶叶也放多了。李老师没急着纠正,反而让她先尝尝自己泡的茶。“是不是有点苦?”姑娘抿了一口,点点头。“苦过之后呢?有没有一点点回甘?”姑娘又仔细品了品,眼睛忽然亮了:“真的,后面是甜的!”
这种教法很特别,不是直接告诉你对错,而是让你自己去体会。就像生活中很多事,别人说再多,不如自己亲身经历一回。在鹤壁茶艺教学课堂,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杯茶。有人喜欢绿茶的清新,有人独爱红茶的醇厚,没有谁好谁坏,只有合不合适。
说来也怪,同样是那些茶叶,经过不同人的手,泡出来的味道真的不一样。有的人性子急,水温控不好,茶汤就带着躁气;有的人心静,慢慢来,茶汤就特别柔和。李老师说这不是玄学,是手上的力道、心里的状态,真的会通过水传递给茶。
茶香里的慢时光
我最喜欢下午叁点左右的那堂课。阳光斜斜地照进屋里,在茶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时候大家都不怎么说话,只听见水沸的咕嘟声,还有注水时细细的水流声。这种安静不是沉闷,而是一种很舒服的共享的宁静。
来的学员五花八门,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想找个地方放松;有退休的大爷大妈,来充实闲暇时光;还有年轻的学生,单纯被茶文化吸引。但在茶桌前,大家都是一样的学习者。偶尔交流几句,也都是对于茶的——这个茶的回甘真好,那个茶的香气很特别。没有了外面的身份标签,反而更容易成为朋友。
记得有个做滨罢的小伙子说,他来这儿之前,从来不知道一泡茶可以喝上十几遍,每一遍的味道还都有变化。“这就像写代码,”他开玩笑说,“同样的语句,换个顺序,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大家都笑了,但想想确实是这样。生活中太多事情我们做得太快,快到来不及品味其中的细微差别。
在鹤壁品茶上课工作室,时间仿佛慢了下来。一泡茶从浓喝到淡,就像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旅程。开始是浓烈的,中间是最饱满的,最后渐渐归于平淡,但喉底留下的甘甜却久久不散。这多像人生的某个片段啊,轰轰烈烈开始,安安稳稳结束,留下的是记忆里的余味。
不知不觉,我在这个鹤壁茶艺教学课堂已经上了大半年的课。说学会了多么高深的茶艺吗?倒也没有。但我学会了等待一壶水烧开,学会了观察茶叶在水中的舒展,学会了在忙碌的日子里给自己留出一杯茶的时间。有时候下班累了,不再急着刷手机,而是安安静静泡壶茶。看着茶叶一片片沉下去,又慢慢浮上来,心也就跟着静了。
如果你也在鹤壁,如果你也对茶有点兴趣,不妨去这个工作室坐坐。不用想着非要学会什么,就当是给自己的心放个假。在那里,茶不只是茶,是一种生活的温度;学习不光是学习,是一场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水正沸,茶正香,就看你什么时候有空,来喝这一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