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哪里有100块的巷子,忻州百元小巷在哪
忻州百元小巷在哪
昨天和老乡聊天,他突然问我:"听说忻州老城区有些巷子,一百块钱就能逛出滋味?"这话让我愣了半天。说实话,作为在忻州生活了十几年的人,我第一反应是——现在哪还有这么便宜的事?
不过仔细想想,他说的可能不是购物,而是那种藏着老忻州味道的小巷。我决定趁着周末,去城里转悠转悠。走在东大街附近,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两旁是有些年头的瓦房。几位老人坐在门槛上喝茶,收音机里放着晋剧。
我在一家剃头铺前停下。老师傅正在给客人修面,手法娴熟得很。"师傅,这附近有没有特别的小巷子?"我问道。老师傅手里的剃刀没停,"往前走到十字路口,往右拐,那条巷子有意思。"他说的巷子叫草市巷,窄得只能容两人并肩。
巷子深处有家做豆腐脑的小店,木招牌都被雨水泡得发白了。我要了碗豆腐脑,才叁块钱。老板娘边忙活边说:"我们在这叁十多年了,来的都是老街坊。"豆腐脑嫩滑,卤汁咸香,确实是在商场里吃不到的味道。
接着我又转到秀容书院附近。这里的小巷弯弯曲曲,墙头上探出石榴树枝。偶然发现一家修补古籍的小店,老师傅戴着老花镜,正小心翼翼地修补一本泛黄的地方志。他说这条巷子民国时期就有了,原来叫文庙巷。
走着走着,我在一个岔路口犯了难。左边巷子传来打铁声,右边飘来醋香。忻州这地方就是这样,每条巷子都藏着不同的惊喜。最后我循着醋香往右走,果然找到个酿醋的小作坊。老板让我尝了尝新酿的老陈醋,那酸香味至今还记得。
说来也怪,在这些巷子里转悠大半天,花了还不到五十块钱。在豆腐脑店歇脚时,我给那位老乡发了条语音:"你说的百元小巷,我算是明白了。这不是真要花一百块,而是说在这些老巷子里,花很少的钱就能找到忻州最地道的味道。"
天色渐晚,巷子里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来。路过一家卖油茶的铺子,老板娘正在收摊。我赶紧要了最后一碗,蹲在店门口的小凳子上喝完。热乎乎的油茶下肚,整个人都舒坦了。这些藏在巷子深处的小店,或许没有华丽的装修,但胜在味道真诚。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也许每个忻州人心里都装着几条这样的巷子。它们不宽,不长,但走着踏实。下次要是还有人问起忻州哪里有100块的巷子,我会告诉他:不如找个午后,放下手机,在老城的巷子里慢慢走。那些花不了几个钱的地道滋味,都在拐角处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