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盖州夜晚小巷依然存在吗

发布时间:2025-11-05 10:48:31 来源:原创内容

盖州夜晚的小巷子

昨晚和朋友喝酒时,他突然问我:"你说现在盖州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我端着酒杯愣了半天。这话问得真有意思,小巷子又不是活物,难道还会消失不成?可转念一想,他问的或许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存在。

我决定亲自去转转。晚上九点五十,我站在人民路路口,看着眼前的车水马龙。沿街的店铺还亮着灯,烧烤摊飘着白烟,但一转身,那些熟悉的小巷口静静地隐在阴影里。说真的,这些年盖州变化太大,好多老巷子确实不见了。

往民主街深处走,灯光渐渐暗下来。前面就是那条有名的"耳朵眼胡同",窄得两个人都要侧身过。巷口的水果摊正准备收摊,老板坐在小马扎上抽烟。"还营业呢?"我搭话。他吐着烟圈笑:"再守会儿,住巷子里的人快下班了。"

墙根蹲着只橘猫,见我走近也不躲。顺着它的目光看过去,巷子深处有户人家还亮着灯,窗台上晾着孩子的校服。这种景象,在新建的小区里是见不到的。新建的小区太规整,楼与楼之间那叫消防通道,不叫巷子。

走到建设路附近,情况就不一样了。这里去年刚完成改造,原本歪歪扭扭的巷子变成了宽敞的步行街。虽然还叫"文化巷",可味道全变了。地面铺着整齐的石板,两旁是统一的仿古招牌,连梧桐树都被修剪得一般高。

有个大姐在遛狗,我上前打听:"这儿以前的麻辣烫摊子去哪了?"她摇头说:"搬走半年喽,现在这儿不让摆摊。"她指着路口的指示牌,"你看,单行道,消防通道禁止占用。"

我忽然明白朋友那个问题的含义。他问的不是巷道存不存在,而是那些巷子里的生活还在不在。盖州夜晚的小巷子确实还在,只是味道不一样了。老城区的小巷还留着烟火气,新改造的巷子更像是城市的装饰品。

在回民街后巷,景象又不同。晚上十点半,这里反而更热闹了。炒锅声、笑闹声、自行车铃声响成一片。卖馕的店铺亮着昏黄的灯,刚出炉的馕迭成小山。这条巷子为什么能保留下来?可能和这里居民的生活习惯有关。

蹲在路边吃烤串时,听见两个代驾师傅聊天。"现在导航经常把我们导进死胡同。"年轻的那个抱怨。年长的师傅笑:"你得记着,盖州的小巷子分叁种,能走的、不能走的,和走着走着就不通的。"

这话说得在理。城市在发展,有些巷子注定要消失,有些会被改造,还有些会顽强地存活下来。就像面前这条巷子,虽然墙面斑驳,路灯昏暗,可每家每户门前的拖鞋摆得整整齐齐,窗台上的绿萝郁郁葱葱。

走到巷子尽头,看见个奇怪的现象:一堵新砌的白墙挡在路中间,墙上却开了个月亮门。透过门洞,能看见后面崭新的住宅楼。这个画面很像现在的盖州,既要向前走,又舍不得把过去完全丢掉。

晚上十一点,我站在最后一个巷口给朋友发微信:"巷子还在,只是你要找的可能是别的东西。"他回得很快:"找的是二十岁时在巷子里醉酒的感觉。"我对着手机笑了,这种感觉,恐怕真的留在了过去的某条巷子里。

回家的路上经过城隍庙,发现庙旁边的小巷亮起了红灯笼。走近才看清是家新开的茶馆,传统外表藏着现代装修。老板正在门口喂流浪猫,见我驻足便招呼:"进来坐坐?我们营业到凌晨。"

看来,盖州夜晚的小巷子不仅存在,还在以新的方式延续着生命。只是那些记忆中的场景,就像巷子口飘来的饭菜香,闻得到,却再也端不上当年的餐桌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