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男人常去的鹤岗小胡同

发布时间:2025-11-03 21:42:01 来源:原创内容

巷口那盏昏黄的灯

老张把电动车停在巷口的电线杆旁边,熟练地抬脚跨过地上的小水洼。这条藏在鹤岗中心市场后身的小巷子,宽不过两米,青石板路面被磨得发亮。傍晚五点半,巷口那盏老路灯准时亮起,昏黄的光晕洒在斑驳的墙面上。

“来啦?”巷子深处的老李烧烤摊已经支起了棚子,炭火噼里啪啦地响着。老张应了一声,自顾自走到最里边的塑料凳坐下。这条巷子没有名字,地图上也找不着,可附近的男人们下班后都爱往这儿钻。

烟火气里的喘息时刻

六点刚过,巷子渐渐热闹起来。穿着工装的煤矿工人、夹着公文包的银行职员、隔壁菜市场的摊主,叁叁两两聚到这儿。男人们常去的鹤岗小胡同总是充满烟火气,烤架上的肉串滋滋冒油,旁边理发店的推子声嗡嗡作响,再往里的修鞋摊飘来淡淡的皮革味。

“今天井下情况咋样?”老张递给刚坐下的矿工兄弟一支烟。“还行,就是叁号煤层有点潮湿。”对方接过烟,在指尖转了两圈却没点着。他们聊的都是家常里短,孩子考试、老人看病、这个月的工资发了多少。在这条鹤岗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里,没人谈论远大理想,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日子。

修鞋的老陈头在这条巷子呆了二十年。他说以前巷子更热闹,现在不少年轻人都南下了。但留下的男人们还是习惯来这儿坐坐,仿佛这条小巷成了他们在城市变迁中的锚点。

热汤面与旧时光

再往里走有家面馆,老板娘记得每个熟客的口味。王师傅总是点宽汤少面,多加一勺辣椒油;刚下班的小李要面多汤少,另加个荷包蛋。热腾腾的汤面端上来,男人们埋着头呼呼地吃,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面馆的电视机永远停在体育频道,有时是篮球赛,有时是乒乓球。没人真的认真看,但那声音填充着巷子的每个角落。偶尔有精彩的进球,大家会齐声喝彩,随后又恢复成各自吃饭的样子。

这里的消费都不贵,一碗面八块,烤串两块五,理发十元。男人们常说,在这条男人常去的鹤岗小胡同里待上一晚上,花的钱还不如商场里一杯奶茶。或许正因为如此,这条巷子才能成为他们生活中雷打不动的去处。

冬夜里的温暖

鹤岗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十月底就开始飘雪。巷子里的摊主们支起厚厚的塑料布,棚子里生起煤炉。男人们裹着羽绒服钻进棚子,抖落一身雪花。炉子上的水壶咕嘟咕嘟冒着白气,每个人的眼镜都蒙上一层雾。

“今年暖气烧得不错啊。”有人搓着手在炉边取暖。“比去年强多了,屋里能到二十度呢。”另一人接话。他们讨论着供暖费、煤炭价格,还有即将到来的新年。

在这条鹤岗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里,季节的更替变得具体而真实。春天墙角的野花,夏天棚顶的电扇,秋天满地的落叶,冬天呵出的白气——所有这些,构成了男人们共同的记忆。

夜深了,巷子渐渐安静下来。老张起身结账,和几个熟人道别。他推着电动车走出巷口,回头看了眼那盏昏黄的灯。明天傍晚五点,他还会准时出现在这里,就像巷子里其他的男人们一样。这条不起眼的小巷,承载着他们的疲惫、喜悦,还有那些说不出口的心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