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车站后街旧巷景
那天下午路过菏泽火车站,忽然想起朋友提过车站后街藏着几条老巷子,索性拐了个弯往里走。这一拐,仿佛踏进了另一个时空。
阳光被高楼削成窄窄的一缕,斜斜地打在斑驳的砖墙上。巷子窄得只容得下两个人并肩,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角蹲着打盹的狸花猫,尾巴尖在光影里轻轻晃着。空气里有种潮湿的、带着点霉味的熟悉气息,像是翻开了爷爷那本旧相册。
巷子里的声音与光影
巷口修鞋老师傅的小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唱着豫剧。他头也不抬,手里的锥子却精准地穿过鞋底。“这巷子啊,比火车站年纪还大哩。”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我听,“以前哪有这么多车,都是挑着担子、背着铺盖卷的人,从这巷子走去坐火车。”
再往里走,听见叮叮当当的炒菜声。几家小餐馆的灶台就支在门口,老板娘系着围裙在锅里翻炒,辣椒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有个大姐端着碗蹲在门口吃饭,看见我好奇张望,咧嘴一笑:“尝尝不?咱这的家常味。”
这些菏泽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像城市的皱纹,每道纹路里都藏着故事。新车站宽敞明亮,气派得很;而这些小巷子却固执地保留着从前的节奏,慢悠悠的,仿佛时间在这里打了个盹。
在一家杂货铺前我停住了脚步。玻璃柜台里还卖着老式水果糖,就是我小时候偷拿粮票换过的那种。店主是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正戴着老花镜补一件衣裳。“现在年轻人都不吃这个啦,”她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可我还是进点货,万一哪个老邻居想起来这口呢?”
这句话说得人心里软软的。车站后街旧巷景最动人的,大概就是这份“万一”——万一人回来了,万一年轻人想尝尝从前,万一……这片快要被忘记的老地方,还能给怀旧的人留个念想。
夕阳西斜时,我走到了巷子尽头。回头望去,炊烟袅袅升起,下班的人推着自行车小心地避让玩耍的孩子。车站的广播隐隐约约传来,而巷子里,生活依旧按照自己的节拍缓缓流淌。
也许再过些年,这些菏泽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会变了模样。但此刻,车站后街旧巷景还好好地立在那里,像一位沉默的老人,看着火车一班班地来去,守着这座城市的记忆。这样真好,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