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会所说的93是做什么,攀枝花93指的是什么
最近在攀枝花的各种老乡群和本地论坛里,总能看见“93”这个数字被反复提起。刚回老家发展的表弟突然问我:“哥,你们总说的那个93,到底是做什么的啊?”我愣了一下,发现身边确实很多人都在用这个词,可真要解释清楚,还真得琢磨琢磨。
说起来,这个“93”并不是什么神秘代码,它其实就是咱们攀枝花人对自己城市一种特别的称呼。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花命名的城市,而“93”这个数字,则带着浓厚的历史印记。老一辈的攀枝花人应该还记得,在六十年代那个火热的建设时期,这里因矿设厂、因厂建市,在当年特定的历史背景下,“93”这个代号就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
93这个称呼的来历
那么问题来了,攀枝花93指的是什么呢?我特意问了几个在攀枝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长辈。七十多岁的李大爷告诉我,在他们那个年代,“93”就像是这座城市的乳名,大家说起来都特别亲切。那时候的攀枝花还是一片不毛之地,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汇聚在这里,用青春和汗水建起了这座钢铁之城。“93”这个称呼,就像是一枚勋章,记录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如今走在攀枝花的大街上,你会发现“93”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脉。有些小店还保留着“93”的字号,本地人聊天时也常会不经意地冒出这个词。比如说“我们93那边新开了家羊肉米线”,或是“这件事在我们93人看来”。这种自然而然的用法,恰恰说明“93”已经成了攀枝花人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记得有一次在成都出差,听见有人用攀枝花口音说话,我随口问了句:“你是93的吧?”对方立刻会心一笑,那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特别温暖。你看,就这么简单的两个数字,瞬间就能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
不过我也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对“93”的理解已经和父辈不太一样了。在他们眼里,“93”更像是个文化符号,代表着攀枝花人直爽、仗义的性格特质。这种理解上的变化,恰恰说明这座城市在不断发展,而“93”这个词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现在都2024年了,为什么还要用“93”这个老称呼?我觉得吧,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名,哪怕长大了、有成就了,亲人喊你小名的时候,还是会觉得特别亲切。“93”对攀枝花人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它不单是个称呼,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和情感。
前两天路过渡口大桥,看见几个老人在桥头聊天,听见他们说:“我们93现在发展得真不错啊。”夕阳洒在他们花白的头发上,那一刻我突然明白,“93”这两个数字,早已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变成了一代代攀枝花人共同的乡愁。
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密码,对攀枝花人来说,“93”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温度的密码。它可能不会被写在官方的文件里,却深深烙印在每个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心里。下次要是再有人问起“攀枝花93指的是什么”,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告诉他:这是镌刻在时光里的城市印记,是攀枝花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