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车站对面那条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4 03:51:48 来源:原创内容

每次路过孟州火车站,目光总会被对面那条小巷子勾过去。说它是巷子吧,其实也就是两栋老楼之间挤出来的一条缝,窄得连叁轮车进去都得侧着身子。巷口那家修鞋摊的王师傅,在那儿一坐就是二十年,手里的锥子一起一落,像是在给时光打补丁。

巷子里的青石板被磨得发亮,下雨天会泛起一层温柔的光。住在巷尾的李奶奶常说,这些石板比她的年纪都大,当年她还是扎着辫子的小姑娘时,就喜欢光脚在上面跑。现在她的孙女也喜欢在石板上跳格子,仿佛时光在这条巷子里打了个转,又回到了原点。

巷子里的烟火人生

清晨五点半,巷子就醒来了。老张家的豆浆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油条的香味能飘出老远。送孩子上学的妈妈、赶早班的年轻人,都会在巷口停一停,买上一份热乎乎的早餐。老张说,他认得每个熟客的口味——李老师要多加糖,小王不要香菜,就像记住自己家人的喜好一样自然。

午后的小巷最是安静。只有几只流浪猫在墙头打盹,阳光透过晾衣绳上的床单,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这时候,你会听见二楼传来咿咿呀呀的戏曲声,那是退休的赵老师在听戏。他说这巷子就像个老朋友,懂得什么时候该热闹,什么时候该安静。

夜幕降临后,巷子又换了一副面孔。各家各户的灯光从窗户里漏出来,把石板路染成暖黄色。炒菜的滋啦声、电视的喧闹声、孩子的笑声,这些声音在窄窄的巷子里碰撞、交融,最后都化作了人间烟火气。

正在消失的风景

上个月,巷子口的墙上突然多了个红色的“拆”字。这个消息像滴进油锅的水,在巷子里炸开了。王师傅的修鞋摊前排起了长队,不是来修鞋的,都是来和他道别的老邻居。大家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这才发现,原来这条不起眼的小巷,早已经把这么多人的记忆缝在了一起。

李奶奶坐在门槛上,看着孙女在巷子里跑来跑去。她说她最舍不得的,是夏天巷子里穿堂而过的凉风,还有冬天左邻右舍凑在一起晒太阳的暖和劲儿。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如今都成了即将消失的珍贵画面。

老张的早餐摊最近总是很晚才收摊,他说想多看几眼这条巷子清晨的模样。那些熟悉的脚步声、自行车的铃声、互相问候的声音,以后怕是再也听不到了。倒是赵老师想得开,他说城市总要向前走,就像戏曲总有终场的时候。

这几天路过巷子,总能看到有人举着手机在拍照。他们想留下的,不只是这条巷子的样子,更是那些在这里流淌过的时光。孟州火车站对面的这条小巷,或许很快就要变成记忆里的一个模糊片段,但那些发生在巷子里的温暖故事,一定会被记得它的人们,小心翼翼地保存在心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