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品茶上课工作室,醴陵茶艺教学课堂
要说醴陵人最近流行去哪儿,很多人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同一个地方——醴陵品茶上课工作室。这里可不只是简单喝茶的茶馆,更像是个能让人静下心来学习传统茶艺的小天地。
第一次推开工作室那扇古朴的木门,我就被里头的光景吸引住了。空气里浮动着若有似无的茶香,不浓不淡,恰到好处。几位学员正围坐在一张宽大的茶桌前,眼神专注地看着老师手上的动作。老师是位温和的中年人,一边不紧不慢地温壶、置茶、冲泡,一边轻声讲解着要点。他没有用太高深的术语,说的都是我们日常能接触到的知识,比如怎么辨别醴陵本地茶叶的优劣,怎么控制水温才能不让绿茶变苦。
在茶香中找到内心的节奏
我找了个位置坐下,很快也被这种氛围感染了。说来有趣,平时工作生活节奏那么快,手机消息响个不停,很难有真正安静下来的时刻。但在这里,看着热水注入盖碗时升起的那股白色水汽,闻着随之散发的清香,心竟然自然而然地沉静了下来。老师常说,泡茶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急不得。水温太高会烫坏嫩芽,出汤太快又品不到真味。这何尝不像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呢?
记得有一堂课,我们学习冲泡一款本地的特色红茶。我按照步骤操作,但总觉得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差了点意思。老师走过来看了看,没有直接指出问题,而是让我先把动作放慢,感受一下盖碗的温度,再闻一闻被热水唤醒的干茶香。我照做了,这才发现我之前的心太急,水注得太猛,把茶叶都“闷”着了。调整之后,再品那杯茶,果然醇厚甘润了许多。你看,有时候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我们的心境是否到位。
来这个醴陵茶艺教学课堂上课的人,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都有。有想来学门手艺开个小茶室的年轻人,有想借此修身养性的退休教师,甚至还有父母带着放暑假的孩子一起来体验。大家坐在一处,因茶结缘,话题也从茶叶本身慢慢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景:一个人分享自己家乡的喝茶习俗,另一个人立刻补充不同地方的差异,老师则适时地穿插一些有趣的茶典故。在这样的交流中,一杯普通的茶仿佛被赋予了更多的滋味。
当然,学习的过程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光是那个“凤凰叁点头”的斟茶手法,就让我练习了好一阵子。手腕要柔,水流要稳,还要准确地落入每个杯中,且水量要均等。起初我总是做不好,要么水流中断,要么洒得满桌都是。老师也不催促,只是示范一遍又一遍,告诉我:“手上有记忆,练多了自然就顺了。”这话听起来简单,却包含了某种深刻的道理。熟能生巧,不仅仅是手上的技艺,更是对一件事物从生疏到熟悉,再到产生默契的整个过程。
现在,每逢周末有空,我总会习惯性地想去工作室坐坐。哪怕不上课,只是去喝杯茶,和老师、茶友们聊聊天,也觉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在这个充满茶香的空间里,时间仿佛走得慢了一些。你会发现,原来我们醴陵本地的茶叶背后,藏着那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学问。
如果你也在醴陵,如果你也对茶文化有那么一丝好奇,或许可以推开门去看看。那里不单单是一个教泡茶的地方,更像是一个能让繁忙生活暂时停靠的温馨港湾。在氤氲的茶香里,或许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