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附近有类似称呼的建筑

发布时间:2025-11-02 20:49:58 来源:原创内容

对于“炮楼”这个说法的由来

第一次听到“炮楼”这个称呼,是和几个同学在学校后门的小吃摊聊天时。有个大叁的学长指着远处几栋灰扑扑的高楼说:“瞧见没?那边就是传说中的炮楼。”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名字听着怪吓人的。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是因为那几栋楼又高又窄,窗户密密麻麻排列着,从远处看确实有点像战争片里的防御工事。这种民间的叫法挺有意思的,既形象又带着点学生们的调侃。

其实在临汾大学城周边,类似这样被学生取了外号的建筑还真不少。往东走两个路口,有栋红色外墙的公寓楼,因为阳台特别小,被戏称为“鸟笼”。再往南,临街那排商铺的二楼全是小隔间,由于采光不太好,白天也总是亮着灯,就有了“灯笼街”的别名。这些称呼在学生们口耳相传,渐渐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地标。

那些建筑背后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去“炮楼”找人,才真切感受到这个外号的贴切。楼道比较窄,每层楼住着二十多户,门对门地排列着。有个租住在五楼的女生苦笑着说,刚搬来时总迷路,后来是靠墙上的涂鸦才记住楼层。不过她也说,虽然条件一般,但这里离学校近,房租也便宜,对很多勤工俭学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个落脚的好地方。

说到“灯笼街”那边,晚上倒是挺热闹的。很多同学会在那边做兼职,教辅机构、小饭馆、奶茶店,虽然空间都不大,但生意都挺红火。有个开店的大姐说,她特别喜欢和学生打交道,虽然学生们钱不多,但很有礼貌,也懂得互相照应。这条街的灯光,倒真像它的外号一样,给不少同学照亮了课余生活的路。

在这些被取了外号的建筑之间,藏着很多温暖的细节。“鸟笼”公寓楼下有家修车铺,老板经常免费给学生的自行车打气;“炮楼”门口的水果摊,总会给晚归的学生留些打折的水果;就连“灯笼街”最里头那家打印店,都知道期末时学生们急着打印资料,会把关门时间延后一小时。这些看似普通的日常,慢慢织成了大学城周边独特的生活图景。

现在偶尔路过这些地方,还能听到新生们好奇地讨论着这些外号的来历。有个扎马尾的女生正给同伴解释:“你看那些窗户像不像枪眼?”而旁边奶茶店的小哥已经能熟练地在外卖单上备注“送到炮楼南门”。这些建筑或许其貌不扬,但它们承载着每一届学生的记忆,也见证着年轻人在这个城市打拼的点点滴滴。日子久了,这些特别的称呼反而比正式的路名更让人觉得亲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