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海伦周边200元爱情故事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街角咖啡馆,我刷到一条朋友圈:“在市中心吃顿像样的晚餐都要叁百起步,海伦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配图是杯凉透的咖啡。拇指悬在点赞键上半天,到底没按下去。
这话让我想起老同学大明。去年冬天他揣着两百块坐地铁到海伦剧院,说要给女朋友过生日。姑娘在附近写字楼加班,他就在寒风里举着支皱巴巴的玫瑰,另一只手攥着两张团购的电影票。后来他们分了,不是因为那晚姑娘加班到十点没见上面,而是半年后姑娘家里人给介绍了条件更好的。
200块钱能买什么
现在随便打开外卖软件,两人份的披萨加配送费就要一百多。看场电影,爆米花可乐套餐八十。要是想去海伦那边新开的网红餐厅,等位时买两杯特调饮品就破百了。这么算来,200元确实撑不起一个像样的约会。
但大明说,他最怀念的反而是分手前那个下雨的傍晚。两人挤在便利店的屋檐下分食关东煮,热气模糊了玻璃窗。姑娘把最后一块萝卜让给他,他悄悄把兜里最后五十块塞进她包里。“那时候穷,但心里是满的。”
如今他年薪叁十万,约会时带姑娘去人均五百的餐厅,却再没人问他今天累不累。这话让我想起奶奶那辈人,爷爷用半个月工资买了块呢子料,奶奶熬夜给他做裤子,一穿就是十年。
海伦周边200元爱情故事
其实海伦周边200元爱情故事从未消失,只是换了模样。上周我在剧院后门看见一对小年轻,男生抱着吉他唱跑调的情歌,女生举着手机录像笑出眼泪。演出散场后,他们牵着手走向夜市的路边摊,二十块的炒面分着吃。
斜对面写字楼里做行政的林姐,每天给老公带便当。两个保温饭盒叮叮当当碰在一起,她说比楼下人均八十的工作餐暖心。他们结婚时租住在海伦老小区,现在终于攒够首付买了房,搬家时最珍重的是那对掉漆的饭盒。
也许感情从来不是预算问题。朋友小敏和男友坚持每周叁“穷约会”,专门发掘人均五十以下的小店。他们在巷子口买十块钱叁枝的雏菊,在旧书店淘绝版漫画,在免费开放的美术馆长廊里慢悠悠地走。“这些时刻比贵价礼物更让人记得住。”
当然了,生活需要面包,浪漫不能当饭吃。但当你纠结海伦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时,或许该问问身边那个人是否愿意和你分食一碗热汤面。毕竟贵的不是爱情,是日益膨胀的欲望,和渐渐模糊的初心。
暮色渐浓,我翻出手机给大明发了条消息:“周末去海伦那边看露天电影吧,我请。”他回得很快:“成,我带保温杯装奶茶。”你看,有些东西从来没变过,变的只是我们衡量价值的那把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