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小妹24小时喝茶,周口女孩全天候品茶
这半夜叁更的,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周口小妹24小时喝茶的招牌在夜色里格外显眼,几个姐妹在群里约着去新开的茶室坐坐。我揉着眼睛看时间——凌晨两点半,现在喝茶?
骑着电动车穿过老城区,解放路那家叫"茶言观色"的铺子还亮着暖黄的灯。推门进去,茉莉花的香气扑面而来。穿汉服的小妹正给客人表演凤凰叁点头,水流划出的弧线在灯光下闪着碎银般的光。坐在角落的王姐朝我招手:"快来尝尝他们新到的信阳毛尖,说是昨天刚炒好的。"
不打烊的茶空间
老板是个九零后,之前在北京做滨罢,去年回老家开了这家全天候茶室。"咱们周口人现在夜生活丰富了,总不能老是烧烤啤酒到天亮吧?"他边说边摆弄着茶海,"你看这些00后小姑娘,以前觉得喝茶是老人家的事,现在倒好,半夜组团来打卡。"
确实,靠窗那桌年轻女孩正举着手机拍茶汤。穿洛丽塔裙的那个小心翼翼端起建盏,同伴连忙提醒:"别晃!我要拍茶沫消散的瞬间。"她们点的冷萃铁观音装在威士忌杯里,旁边还配着提拉米苏。这种混搭风格,倒是很对年轻人的胃口。
墙上的木牌写着今日特供:雨前龙井配荷花酥,月光白茶配山楂糕。李阿姨是这里的常客,她退休后总爱来这消磨时间:"儿子在深圳工作,家里空落落的。在这儿能找人说话,还能学茶艺。上周老师教我们怎么闻香,我这才知道岩茶还有果香型的。"
茶艺师小陈刚给客人演示完宋代点茶,额头还带着细汗。她告诉我,最忙的是周五晚上,位置都要提前两天预定。"有次凌晨四点来了几个刚下夜班的护士,喝着安吉白茶说要把生物钟喝回来。"她笑着说,"后来她们真的每周都来,还带了医院同事。"
茶香里的百味人生
收银台旁的展示柜很有意思,左边是1988年的老普洱,右边摆着网红气泡茶。两种截然不同的茶文化在这里奇妙共存。常来的张老师说,他在这见过人生百态:有借茶谈生意的商人,有用功夫茶具练习专注力的学生,还有带着笔记本电脑来加班的设计师。
记得某个雨夜,我见过两个中年男子默默对坐着喝岩茶。后来听说他们是发小,一个要去上海发展,另一个特意从县里赶来送行。"以后喝不到这样的茶了。"要走的那个人摩挲着茶杯说。留下的那个给他装了一罐本山绿茶:"带着,想家了就泡一杯。"
周口女孩全天候品茶的习惯,渐渐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夜生活版图。解放路原本只有叁家烧烤摊,现在连着开了五家特色茶舍。有家甚至把采茶机的滚筒改成装饰灯,墙上投影着茶山云雾的实时画面。老板得意地说:"很多客人看着看着就问我能不能代购茶叶。"
凌晨五点的茶室最是热闹,晨练的老人和熬夜的年轻人在这里相遇。穿校服的女孩边背单词边等第一班公交,退休教师慢悠悠地涮洗紫砂壶。跑长途的货车司机进来灌一大壶浓茶,看见下棋的老爷子还会打个招呼:"将军!您这步棋我想了叁站路。"
茶香袅袅中,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这条街的灯永远亮着,像永远不会凉却的茶汤,温暖着每个需要陪伴的灵魂。或许这就是周口小妹24小时喝茶的意义——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为我们留一盏不灭的灯,一壶始终温热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