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海选场子,普宁优选活动现场
走进普宁海选场子,那股子热闹劲儿扑面而来。灯光打在人脸上暖烘烘的,台下坐满了街坊邻居,有人伸长脖子往台上瞅,有人低头和旁边人交头接耳。
你看那个穿校服的小姑娘,攥着话筒的手指节都发白了。她开口唱潮剧片段时声音还带着颤,唱到第叁句突然就稳了,尾音像抛出去的丝带轻轻落下。台下嗑瓜子的大婶停住动作,微微点头。
藏在市井里的闪光时刻
要说这普宁优选活动现场最打动人的,从来不是多专业的表演。有个外卖小哥摘下头盔就上台,唱到副歌部分突然破音,自己先不好意思笑起来,台下瞬间爆发出善意的哄笑。这种真实感,比什么完美演出都珍贵。
评委席上坐着本地文化馆的老陈,他边记笔记边嘀咕:“这届孩子敢闯啊。”其实他年轻时也参加过类似活动,知道站上那个舞台需要多大勇气。现在轮到他坐在这张桌子后面,看着一个个普通人在这里发光。
后台更是热闹。准备上台的选手对着墙反复练习动作,有个大妈在检查她的潮汕刺绣作品,线头理了又理。角落里,几个刚表演完的年轻人围看手机里录的视频,互相指出哪里可以再好些。
这种普宁海选场子特别像老式茶馆,谁都能上来露一手。没有苛刻的淘汰机制,更多的是街坊间的捧场。台下王大妈冲着刚唱完的邻居喊:“阿英,明天早茶你请客!”人群里又荡开一片笑声。
要说最意外的表演,是个修鞋老师傅拿着自己改装的二胡上台。琴身缠着胶布,拉出来的调子却意外动人。他闭着眼摇头晃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旋律里。曲毕静了几秒,掌声比给谁都响亮。
这类普宁优选活动现场总藏着惊喜。你可能遇见刚放学的中学生组团来跳街舞,也可能听到七十岁阿婆用原生态嗓音唱民歌。这种混搭产生的化学反应,让整个场子始终活力满满。
天色渐暗,场子里亮起更多的灯。工作人员小跑着调整设备,下个环节要开始了。围观的人换了一拨,但那份期待没变——谁都想知道下一个上台的会带来什么精彩。
站在门口回望,普宁海选场子像个小宇宙,装得下所有人的梦想和热情。无论表演是否完美,那份站上台的勇气就值得喝彩。灯光下的每一张脸,都在告诉人们:这地方,永远有故事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