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同城喝茶上课,焦作本地品茶学习交流
这几天刷朋友圈,总能看到“焦作同城喝茶上课”这几个字,心里还挺纳闷的。这喝茶怎么还跟上课扯上关系了?直到上周,朋友硬拉着我去体验了一次,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此“喝茶”非彼“喝茶”,这课上的可是咱们焦作人自己的生活情趣。
走进那家藏在老城区巷子里的茶室,迎面就是一阵淡淡的茶香。十几个人围着长桌坐着,有年轻人也有退了休的叔叔阿姨。茶艺师是个亲切的大姐,她一边温杯烫盏,一边笑着跟我们说:“咱们今天不讲那些玄乎的茶道,就聊聊怎么把咱们焦作本地的茶叶喝明白了。”
原来喝茶也有这么多门道
“你们都喝过怀菊花茶吧?”大姐这么一问,大家都笑了——这谁没喝过啊,咱们焦作的特产嘛。可接下来她的话就让大家都认真起来了:“但你们知道什么时候采的怀菊最好?怎么泡才能既不浪费它的药效,又能喝出甘甜?”她这么一说,大家都凑近了看,生怕错过哪个细节。
我旁边坐着的王姐悄悄跟我说:“上次我来这儿学了一招,回家照着她教的方法给我老公泡了杯菊花茶,他居然破天荒地夸我会买东西了。”她说着自己先乐了,“其实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就是方法对了。”
说实话,我以前喝茶就是拿个玻璃杯,抓把茶叶冲上开水完事。可在这里,看着茶艺师不紧不慢地演示,我才发现——哦,原来水温这么重要啊,绿茶不能用滚开的水,会把它烫“熟”了;红茶反而需要高温,这样才能激发出它的香气。这些看似简单的小窍门,要不是有人手把手地教,自己还真琢磨不明白。
每次课间休息的时候最热闹。大家端着各自泡的茶互相品尝,这个说“你泡的这杯口感更柔和”,那个问“你是怎么控制水温度的”。原本互不相识的邻居,因为一杯茶就聊到了一起。李大叔是这里的常客,他跟我说:“退休后闲着没事,来这儿不但学会了品茶,还交了不少朋友,每周都盼着这堂课。”
让我特别有感触的是,这种焦作本地品茶学习交流活动,它不像你在视频网站上看教学片那样冷冰冰的。哪里没看懂可以随时问,泡坏了也没人笑话你。茶艺师会走到每个人身边,看看你拿壶的姿势对不对,闻闻你泡的茶香出来了没有。这种实打实的互动,是看多少视频都替代不了的。
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能有个地方让人慢下来,专心做一件事,其实挺奢侈的。在茶室里待上两个小时,手机都不想看,就专注在手头这一泡茶上——水温合不合适,香气出来没有,口感怎么样。这种全身心投入的感觉,意外地让人放松。
那天临走时,茶艺师送我们到门口,说着“下次教你们如何根据季节选茶,春天喝什么,夏天喝什么,那可是有讲究的”。我已经在心里盘算着下次要带哪个朋友一起来了。这样的焦作同城喝茶上课,说是上课,其实更像是一次次美好的聚会,让你在茶香中重新认识咱们焦作的好茶,也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回到家,我拿出闲置已久的茶具,按照刚学到的方法给自己泡了一杯。看着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闻着袅袅升起的茶香,突然觉得——生活里的美好,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