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喝茶上课群,承德品茶学习交流圈
承德喝茶上课群最近真是越来越热闹了。每天打开手机,都能看到茶友们分享的新鲜事——有人周末去茶山淘到了明前龙井,有人在老城区的茶馆发现了民国时期的紫砂壶,还有茶艺老师在线演示如何用盖碗泡出茉莉花茶的层次感。
说起这个群的由来还挺有意思。去年春天,几个在避暑山庄边上开茶馆的老板凑在一块儿喝茶,聊着聊着就说:"咱们承德人这么爱喝茶,干嘛不弄个专门交流的地方?"最初就是十来个人在微信群里晒自己的茶叶收藏,后来不知道怎么传开了,现在居然有了叁百多号人。每周叁晚上的线上品茶会,连石家庄的茶友都会准时上线。
茶香里的大学问
记得上个月群里组织的那场岩茶品鉴,可让我长见识了。王老师——就是那个在茶叶研究所退休的老专家——带了叁种不同火功的大红袍来。他一边温杯烫盏一边说:"你们仔细闻啊,轻火的有花香,中火带果香,足火的还有焦糖香。"我捧着茶杯琢磨了半天,还真是这么回事!以前总觉得茶嘛,泡开能喝就行,现在才明白里头门道多着呢。
最让我惊喜的是认识了开茶社的李姐。她那间藏在二道牌楼小巷里的铺子,简直是个小型茶叶博物馆。上次去她那儿,她正在教几个年轻人辨识普洱茶的年份。"看这饼茶的包装纸,"她指着墙上挂着的八八青饼说,"就像看人的皱纹,每道痕迹都有故事。"那天我们尝了她珍藏的九十年代老普洱,茶汤在嘴里转悠的时候,仿佛能感受到时光的味道。
现在这个承德品茶学习交流圈已经不止是喝茶聊天了。上周末他们刚办了今年首场户外茶会,就在磬锤峰下的松树林里。二十多个茶友带着各自的茶具,铺开茶席,山风吹过时,茶香混着松针的清气,那感觉真是绝了。搞金融的小张平时总穿着西装,那天居然穿了身亚麻衫,还像模像样地表演起宋代点茶,大家都开玩笑说他被茶"洗了心"。
其实仔细想想,这个群最让人舒服的就是那股子随意劲儿。刚入门的茶友问"水温要多少度"也不会被笑话,收藏老茶的行家也乐意拿出好茶和大家分享。有时候工作累了,翻开群聊看看大家在讨论什么茶,或者约上叁五茶友去熟悉的茶馆坐坐,生活顿时就慢下来了。
前几天群里在商量下个月的活动,说是要请省里的非遗传承人来教传统绿茶制作。老王在群里发了条语音:"咱们得把承德人喝茶这个传统接住喽,让年轻人知道,喝茶不光是老年人的爱好。"这话说得在理,现在我那刚大学毕业的侄女也跟着我参加活动,还学会了用盖碗泡茶呢。
眼下正是春茶上市的季节,群里每天都有茶友晒出新买的茶叶。看着那些翠绿的芽头在玻璃杯里舒展,突然觉得,这座古城里的茶香,正通过承德喝茶上课群这样的地方,飘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里。明天又是周叁了,不知道今晚的品茶会,大家又会带来什么好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