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50元一次女农民工在哪找,庆阳女工50元服务何处寻
最近在庆阳的街头巷尾,总听人念叨着女农民工的事。有人说在城东的老菜市场附近见过几个蹲在路边的妇女,面前摆着写字的纸板;也有人说西环路那边的劳务市场每天天不亮就挤满了人。
我特意起了个大早,骑着电瓶车往西环路赶。才五点半,劳务市场门口已经乌泱泱围了上百人。男人们叁五成群站着抽烟,女工们则大多靠在墙根,手里攥着编织袋,眼神跟着每个路过的人移动。
劳务市场的清晨
有个穿褪色红花外套的大姐,看起来五十多岁,双手粗糙得像是老树皮。我问她在这等什么活儿,她搓着手说:"啥活儿都行啊,装修搬砖、洗碗保洁,一天能给八十就知足。"旁边短发女人插话:"前阵子有家饭店招洗碗工,说好一天五十,干完活只给叁十。"
正说着,来了个开面包车的男人,喊着要两个搬水泥的。几个女工立刻围上去,最后跟车走的是两个身材结实的年轻媳妇。留下的女工们又默默退回墙角,有人从布兜里掏出冷馒头啃起来。
我注意到市场角落里有个戴眼镜的妇女,她面前用粉笔写着"家政、护理"四个字。她说自己以前在医院做过护工,现在想找份照顾老人的工作。"但很多人家只信年轻保姆,"她苦笑着,"其实我比她们更会量血压、喂药。"
城市角落的等待
离开劳务市场,我又去了老城区的几个街角。在邮局门口的台阶上,确实坐着几个等活儿的妇女。她们的工具很齐全:抹布、水桶、刮玻璃器都放在脚边。有个扎马尾的姑娘说,她主要接打扫卫生的活儿,擦一扇窗户收五块钱。
"有时候一天能擦十多家,"她边说边整理橡胶手套,"就是爬高害怕。上周从梯子上滑下来,膝盖现在还是青的。"正聊着,有住户来叫她去擦抽油烟机,讲好价钱叁十块。她拎起水桶快步跟上,橡胶鞋底在水泥地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
这些女工们很少固定在一个地方等活儿。建筑工地外的早餐摊、新小区门口的便利店、菜市场后门,都是她们流动的据点。她们之间会互相通消息,哪儿有新楼盘要交房了,哪片旧小区要改造,都能让她们忙碌一阵子。
傍晚时分,我又绕回西环路。早上那个穿红花外套的大姐还坐在马路牙子上,她说今天只干了半天零工,挣了四十块。"明天孙子学校要交书本费,"她望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得再多等会儿,看能不能再接个夜活儿。"
天色渐渐暗下来,路灯亮起柔黄的光。女工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她们还在等待着可能出现的下一个雇主,下一个机会。这座城市沉睡时,她们正清醒地守着自己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