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车站旁的小巷风情
每次路过贺州火车站,总会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对面那片巷弄。广场上人来人往,出租车排着长队,可一墙之隔的地方,却藏着另一番天地。
那天下午,我拖着行李箱穿过马路,第一次真正走进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刚拐进巷口,喧嚣突然就远了,仿佛有道看不见的结界。
巷子里的慢时光
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角探出几株野草。有个阿姨坐在门槛上择菜,旁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唱着采茶戏。她见我张望,抬头笑了笑:"找吃的?前面老王家米粉还开着咧。"
说来奇怪,明明和火车站就隔着一条街,这里的时光却好像慢了半拍。晾衣绳上挂着衬衫,风一吹就轻轻晃动。有户人家的厨房飘出蒜薹炒肉的香味,让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厨房。
这条车站旁的小巷风情,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没有旅游景点的刻意,就是普普通通的市井生活,却让人莫名安心。
循着香味往前走,果然看见"老王米粉"的招牌。店面很小,却坐满了人。有个大哥看出我的犹豫,往旁边挪了挪:"挤挤呗,他家的酸豆角肉沫粉,别处吃不到这个味。"
巷中滋味
老板娘动作麻利,舀一勺骨头汤,烫好米粉,铺上满满的配料。酸豆角的酸爽,肉沫的香气,还有炸花生的脆香,吃得人额头冒汗。旁边的大哥说,他在火车站工作十年了,每天下班都来这儿吃碗粉再回家。
"你看那个修鞋的老伯,"他指着对面,"在巷子里摆摊二十多年了。我们都说,要是哪天他不出摊,准是生病了。"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老伯正戴着老花镜给一只皮鞋上线。动作不快,但每个步骤都认真。有只橘猫趴在他脚边打盹,尾巴偶尔扫一下。
这条贺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就像城市的另一面。车站代表着出发和到达,是奔波的符号;而这里,是停下来生活的地方。
结账时,老板娘塞给我两个橘子:"自己家树上摘的,甜着呢。"我道了谢,剥开尝了瓣,确实甜。
往回走时已是黄昏,巷子里亮起温暖的灯光。那家修鞋摊收了,但米粉店还热闹着。我想起大哥说的话——明天他还会来吃粉,老伯还会出摊,橘猫还会在同一个位置晒太阳。
火车站永远人来人往,而对面的这条小巷子,就这样静静地守着它的节奏。或许哪天你路过贺州,也可以穿过那条马路,去看看另一个版本的城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