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品茶私人工作室大选,丹阳茶道私享空间精选
这几天路过丹阳老城区,总能看到不少装修雅致的茶室悄悄开业。说来也怪,这座以眼镜闻名的城市,如今街头巷尾飘着的不仅是金属框架的精致,更有缕缕茶香。朋友打趣说,现在约人谈事要是还去咖啡馆,那可真是落伍了。
上周末应老同学之邀,去了家藏在梧桐巷深处的私人茶室。推开木门,喧嚣瞬间被隔在外面,只听见檐下风铃轻响。店主是位穿着棉麻衫的年轻人,正不紧不慢地烫着盖碗。我们没点单,他只抬头笑笑:“今天刚到些桐木关的正山小种,尝尝?”
从热闹茶楼到静谧一隅
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去茶楼,大厅里人声鼎沸,伙计拎着长嘴铜壶在桌椅间穿梭。如今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少见,取而代之的是风格各异的私人茶空间。这些地方通常只接待叁四桌客人,需要提前预约。有的藏在居民楼里,有的依托文创园区,共同点是都带着主人鲜明的个性。
我去的这家,墙上挂着店主自己裱的茶画,架子上摆着各地淘来的茶器。每张茶桌间距足够,邻桌交谈声恰好融进背景音乐里。同学悄悄指指斜后方:“瞧见没?那是我们设计院的王总。”果然看到位经常上本地新闻的公司家,正安静地翻着书,手边一杯清茶。
这种转变挺有意思的。现在人喝茶,要的不单是解渴,更像是寻找个能喘口气的地方。办公室太紧张,家里太随意,而这些恰好在专业与舒适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茶香里的生意经
聊得兴起时,店主过来添水,顺势坐在茶席旁。原来他曾在上海做了五年金融,去年才回老家开了这间茶室。“刚开始家里都反对,觉得放弃高薪太可惜。”他温着茶具,手腕稳当,“但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没错。”
他算了一笔账:虽然客单价是普通茶馆的叁倍左右,但每天只接八组客人,保证了服务质量。除了茶饮,还提供茶道课程、定制茶礼,最近甚至开始承接小型茶会。最让他得意的是,开业半年就积累了近百位固定客人,基本都是口口相传介绍来的。
“在丹阳做茶室有个好处,”他眨眨眼,“咱们这离各大茶区都不远,武夷山、杭州、黄山,开车大半天都能到。这就保证了茶叶新鲜,还能经常请到制茶师傅来办品鉴会。”
正说着,又有客人按铃。他起身时特意交代:“这泡茶还能再闷两水,第叁水记得快出汤。”这般细致的交代,在从前人声鼎沸的大茶楼里,确实难以想象。
夜幕初垂时我们告辞出来,巷口路灯刚刚点亮。同学忽然说:“下回带客户来这儿谈合同,比在酒桌上舒服多了。”我回头望去,茶室的暖光从木格窗里透出来,安静得像幅古画。这或许就是丹阳品茶私人工作室大选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在快节奏的日子里,人们终究需要些慢下来的空间。而丹阳茶道私享空间精选提供的,正是这样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