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约附近人100元3个小时,汝州本地相约百元叁小时
这两天在汝州老城区逛悠,总听街坊邻居聊起个新鲜事。有人说想找附近人帮忙跑个腿照看店面,开口就是"一百块叁个钟头"。刚开始我还纳闷,这价钱在咱这小地方算实在还是偏贵?后来发现街上贴的招聘启事也写着"汝州本地相约百元叁小时",敢情这都成市价了。
巷口修鞋的张大爷上周就试过这法子。他老伴住院那几天,店里实在离不开人,就在社区群发了条消息。没想到对面超市的收银员小刘正好轮休,二话不说就过来帮忙看店。叁个小时里不光把积压的活计收拾利索,还顺手把大爷那台老式补鞋机上了油。临走时大爷塞过去一百块钱,小刘倒不好意思起来:"街里街坊的,这不顺手的事嘛。"
这价钱在汝州能干啥
说实在的,现在去商场兼职站半天也就这个数。但要是本地人相互搭把手,反而能办成不少事。我认识个带孩子的宝妈,每周叁下午请隔壁大学生辅导作业,正好是叁小时。人家大学生说比去辅导机构舒心,能喝着茶慢慢教;孩子也乐意,因为不用对着生人紧张。
前两天路过城隍庙,看见几个年轻人举着"汝州约附近人100元3个小时"的纸牌。凑近才明白是帮忙拍摄短视频的,说是最近兴起的新玩法。有个穿汉服的姑娘对着镜头转圈,旁边帮忙打反光板的小伙就是刚在附近约的。姑娘边整理衣袖边说:"比影楼划算多了,叁个钟头能换叁套衣服,还能现场看原片。"
其实这种模式最妙的是灵活。早上看见西街卖菜的李婶,她摊位临时缺人手,就在菜市场门口找了两个熟面孔。叁个小时里一个帮忙称重,一个负责找零,配合得就像常年搭档。结账时李婶笑着往人家兜里塞水果:"明日要是得空还来啊!"
不过也有需要注意的。上次邻居想找夜班看仓库的,说好叁小时,结果对方拖到半夜才来。这倒提醒咱们,就算是熟人介绍,也得把时间说得明明白白。现在大家约定俗成都是按实际劳作时间算,说好叁点到六点,就不能拖到六点半。
如今在汝州,这种即时帮忙成了新风气。昨天去理发店还听见有人在电话里商量:"要不就按咱汝州本地相约百元叁小时的规矩?"看来这不仅是价钱,渐渐成了种约定俗成的合作方式。既保留了乡里乡亲的情分,又透着现代人的效率。
有时黄昏散步,能看见不少这样的组合。公园里教广场舞的阿姨,辅导班外接孩子的家长,甚至是帮忙临时顶班的商场店员。叁小时说长不长,但足够解决不少急事。这种带着温度的交易方式,倒让城市多了几分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