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学生品茶工作室,学生茶艺工作室雅集
推开瑞金学生品茶工作室的木门,茶香混着年轻的笑声扑面而来。几个学生正围坐在茶席旁,有个男生笨拙地提着陶壶,热水差点洒在外面。"慢点慢点!"旁边扎马尾的女生笑着提醒,"你看老师怎么做的——手腕放松,水流要像春雨一样绵长。"
这里是大学城里特别的存在。比起其他社团热火朝天的排练或辩论,茶艺工作室总保持着某种奇妙的安静。但如果你以为这里沉闷,那就错了。上周的茶会,他们居然把抹茶粉调进了酸奶杯,还研究出冰滴凤凰单丛的配方,阳台上的小冰箱总是塞满各种实验品。
当年轻人遇见古老茶汤
工作室创始人林老师泡茶时喜欢讲些茶农的故事。他说第一次带学生去茶山,有个女孩盯着采茶阿婆布满老茧的手看了很久。回程路上她突然说:"老师,我以前觉得茶就是超市货架上的包装袋。"现在她成了工作室最常来的成员,还学会了分辨不同山头的气息。
其实很多学生最初都是被茶点吸引来的。抹茶曲奇、铁观音布丁...但吃着吃着,有人开始问:"为什么这种茶会有兰花香?"有人好奇:"唐朝人真的往茶里加葱姜吗?"茶成了引子,牵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
最近他们在尝试复原宋代点茶。古籍记载要"七汤点茶",学生们轮流执茶筅击拂,手臂酸得第二天拿不动笔。"古人为了喝口茶可真拼啊!"体育系的男生揉着胳膊吐槽,手上却不停练习动作。当茶沫终于呈现"雪浪"般的纹理时,整个工作室欢呼起来——那瞬间仿佛穿越千年的击掌。
最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学生茶艺工作室雅集居然促成了几门选修课的诞生。美术系学生来画茶具素描,文学院同学整理茶诗,连生物系都有人来取样研究茶叶发酵。那把紫砂壶旁边,可能同时放着画笔、古籍和显微镜。
毕业季总有些温暖片段。去年有个学长把整套茶具带去工作的城市,他说:"加班时喝着自己泡的茶,会想起在学校和你们喝茶的下午。"今年春天他寄回一包云南古树茶,明信片上写着:"这是我在茶山认识的阿伯今年春采的。"
窗外梧桐叶开始泛黄,又一批新生好奇地探进头来。茶席上正在冲泡秋茶,桂花的甜香混着茶气飘了满屋。那个曾经笨手笨脚的男生,如今已能从容地给新同学演示如何温杯烫盏。热水注入盖碗的轻响,像这个空间永恒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