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 吴川水磨工作室喝茶,雷州 吴川水磨茶座品茗
从老街拐角钻进去,潮湿的青石板路面上突然传来一阵石磨转动的咕噜声。循着声音望过去,树荫下敞着门的正是那家雷州吴川水磨工作室。隔着老远就能闻到茶香混着米香的味道,像是把整个岭南的早晨都揉进了这间小屋里。
老师傅坐在门边的木墩上,布满老茧的手正匀速推着陶制水磨。乳白的米浆顺着石槽缓缓流淌,他抬头看见我站在门口,眼角笑出深深的纹路:“生面孔啊,进来饮杯茶咯。”他说话带着浓重的雷州腔调,最后一个字总喜欢拖得长长的,听着特别舒服。
水磨声里的慢时光
工作室里摆着七八张旧木桌,每张桌子都磨得发亮。靠墙的博古架上放着各式茶具,最显眼的位置摆着吴川特产的泥兴陶。邻座的老茶客告诉我,这儿的规矩是水磨不停转,茶壶不停火。老师傅每隔半小时就会换一壶新茶,来的都是街坊邻居,自己找位置坐下就行。
“我们吴川人啊,喝茶就喜欢配现磨的米粉。”老师傅边磨米边唠嗑,“你看这个水磨转得越慢,磨出来的米粉就越细。”他舀起一勺米浆让我看,确实细腻得像丝绸一样。这种传统的水磨工艺,在别处还真不太常见了。
茶是本地产的乌龙,用刚烧开的山泉水冲泡。茶叶在泥兴陶壶里慢慢舒展,散发出带着花果香的蒸汽。我捧着温热的茶杯,突然觉得时间在这里变慢了。窗外电动车呼啸而过的声音,在这间屋里都化作了背景音。
雷州吴川水磨工作室喝茶的体验很特别,它不像城里的茶艺馆那么精致,却多了几分生活的温度。墙上挂着的老照片记录着这家店叁十多年的变迁,照片里水磨换过叁个,茶桌添了几张,不变的还是这满室的茶香。
经常来的陈伯告诉我,他在这喝了二十多年茶。“现在年轻人总说没时间喝茶,其实啊,”他抿了口茶,“不是没时间,是舍不得把心静下来。”他说每逢周末,住在城里的儿女都会带着孙子回来,全家一定要来这儿坐坐。
老师傅的儿子偶尔会来帮忙,这个“90后”小伙子给工作室开了抖音账号。没想到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专门找来体验。有对上海来的小情侣连着来了叁天,说就喜欢这种“活着”的感觉。
茶座里的百味人生
下午叁点过后,雷州吴川水磨茶座品茗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刚放学的中学生背着书包来吃米粉糕,下棋的老人们端着茶杯凝神思考,还有几个写生的美院学生坐在角落速写。各种方言在这里交汇,却意外地和谐。
茶续到第叁泡的时候,老师傅开始蒸米粉糕。磨好的米浆加入红糖,放在竹蒸笼里小火慢蒸。甜香混着茶香飘出来,惹得大家都往厨房张望。这是店里的老规矩——每天下午免费请客人品尝现做的茶点。
“现在要找这样的地方太难了。”从广州回来的李女士感叹道,“在写字楼里喝再多精品咖啡,也比不上在这喝杯粗茶让人放松。”她每次回老家都要来坐半天,说在这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暮色渐浓时,老师傅点燃了屋檐下的灯笼。暖黄的光照在青石板上,水磨声还在有节奏地响着。我忽然明白,这里不只是在卖茶,更像是在守护一种即将失传的生活方惫式。茶凉了可以再续,人走了还会再来,而这份独特的雷州茶文化,就这样在水磨声中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