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学生通话服务500元叁小时

发布时间:2025-11-04 04:08:21 来源:原创内容

这事儿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在小区布告栏看到个手写广告:"克拉玛依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当时我就愣住了,现在孩子零花钱都这么挣?

正好隔壁单元张老师教初中,买菜时顺口问了句。她笑着摇头:"前几天家访,还真有个学生做这个。不过人家不是闲聊,是给留守老人读报纸、讲故事。"

电话两头的温度

后来通过张老师联系上那个叫小军的男生。他声音还带着少年特有的清亮:"最初是给外婆打电话,她总说一个人闷得慌。后来邻居王奶奶也想听我读新闻,就象征性收点零花钱。"

慢慢地,找他"陪聊"的老人越来越多。小军不好意思总收钱,可老人们却说:"孩子,你花时间陪我们,这点钱买水喝都不够呢。"

有个李爷爷最逗,每次开头都说:"今天咱聊半小时就够",结果一讲起他年轻时在油田的故事,两小时眨眼就过去。

藏在时光里的回响

最让我触动的是,小军说他发现很多老人根本不缺钱,就缺个能认真听他们说话的人。有位赵奶奶女儿在国外,每次通话都是"妈你记得吃药""钱够不够花",从来没听过她养的那盆茉莉花开了几朵。

现在小军组织了几个同学一起做这个学生通话服务500元叁小时。收费灵活,家里困难的少收点,条件好的正常收。有家长最初反对,觉得耽误学习,后来发现孩子反而更懂事了。

说来也怪,这些孩子以前写作文憋不出几个字,现在描写老人讲的兵团往事、石油会战,写得活灵活现。语文老师说他们学会了"用耳朵倾听生活"。

上个月小军他们用挣的钱买了二十多个老年手机,送给社区里独居的老人。机子里只存了叁个号码:子女的、社区医生的,还有他们的。

昨晚散步时遇见赵奶奶,她举着手机给我看:"小军刚发消息说,明天要给我读《平凡的世界》呢。"月光下,她眼角的皱纹像绽放的菊花。

或许我们都该想想,在这个每条消息都要秒回的时代,是不是忘了通话本身的价值?那些被我们匆忙挂断的电话,可能是另一个人期盼整天的温暖。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