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如何找附近的学生,介休怎样联系周边学子
最近和朋友聊天,提到想在介休找些学生帮忙做个社区小调查,结果发现这还真不是个简单事儿。朋友直接问我:“你说,在介休如何找附近的学生呢?总不能满大街去问吧?”这话一下子把我问住了。
从身边的环境入手
其实仔细想想,学生们平时都爱去哪儿?学校周边肯定是最集中的地方。比如放学时分,学校门口总是很热闹。不过直接上前搭话,总觉得不太合适,容易让人产生戒备心理。那该怎么办呢?
我后来发现,学校附近的文具店、书店、奶茶店,经常有学生光顾。和这些店铺老板聊聊天,有时候能获得不少有用信息。有位奶茶店老板就告诉我,他们店里有个留言板,学生们常在上面贴各种社团活动、兼职招聘的信息。这倒是个挺自然的接触方式。
另外啊,现在很多小区都有业主群,在群里礼貌地说明来意,询问是否有适龄的学生愿意参与,往往能得到热心邻居的回应。毕竟大家都是住在一个区域的,信任度会高一些。
换个思路联系学子
说到介休怎样联系周边学子,我觉得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渠道。现在年轻人都在用各种社交平台,比如校园论坛、本地生活群组这些。不过在这些平台上发言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太直接,否则容易被当成推销的。
我试过一个办法还挺管用:在贴吧里发帖时,不是直接说“我要找学生”,而是以一个具体的、对学生有益的活动为切入点。比如说组织读书分享会、技能体验课之类的。这样感兴趣的学生自然会主动联系,双方都能受益。
对了,还有个地方可能很多人没想到——本地的青少年宫、图书馆。这些地方经常举办面向学生的公益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的组织,很自然地就能认识到不少学生和老师。这种方式建立的联系要稳固得多。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之前帮亲戚家孩子找家教的事。当时就是在社区文化站的公告栏贴了个启事,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好几个电话,都是附近大学的学生打来的。这说明传统的办法有时候也挺好用的。
其实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最重要的是真诚。说明白你想做什么,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好处,而不是单方面地索取。学生们都很聪明,能感受到你的诚意。而且啊,现在年轻人想法很多,说不定他们的创意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前几天路过一所中学,正好看到有学生在做志愿服务,帮社区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那个场面真的很温馨。我想,如果能多支持这样的活动,既能帮助到学生,也能让社区更加融洽。这或许比单纯地“找学生”要有意义得多。
话说回来,每个地方的情况可能不太一样。在介休这样的小城,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反而更近一些。有时候通过熟人介绍,或者参与本地的一些青年活动,都能很自然地拓展联系。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愿意了解年轻人、和年轻人交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