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品茶上课,茶香课堂体验
你说上课就是上课,品茶就是品茶?在文登,这事儿还真不太一样。
沿着青石板路拐进小巷,还没见到教室,一股若有似无的茶香就飘了过来。推开木门,里面既没有黑板也没有课桌,倒像是个敞亮的老茶馆。七八个人围着长桌,桌上摆满了各式茶具。老师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姐,大家都叫她李姐,她正拎着铜壶往紫砂壶里注水,热气腾起来,带着兰花的香气。
“咱们今天这节文登品茶上课,说白了就是学怎么喝茶。”李姐说话带着胶东口音,特别实在,“可不是牛饮啊,是真正把茶喝明白了。”
她先让我们闻干茶香,接着演示怎么温杯烫盏。我学着她的样子,把热水慢慢注入品茗杯,再轻轻倒掉。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做起来却要格外专注——水不能洒,手不能抖,心也跟着静下来了。
茶香里的门道
第一泡是本地产的昆嵛山绿茶。茶叶在热水中慢慢舒展,像刚睡醒伸懒腰。李姐教我们怎么“啜茶”——小口吸气,让茶汤在嘴里打个转。“别急着咽,感受一下舌面上的感觉。”我试了试,先是微苦,然后是丝丝的甜,最后满口都是清香。
“喝茶喝的是什么?就是这一瞬间的感觉。”李姐说,“好的茶会说话,它在告诉你它的故事。”
第二泡换了红茶,颜色像琥珀。这时有个坐在角落的阿姨轻轻“呀”了一声,说她喝出了熟悉的味道,像小时候外婆泡的茶。李姐笑了:“这就对了,茶是有记忆的。”
这堂茶香课堂体验最让我惊讶的是,原来每个人喝到的感受都不一样。同一壶茶,有人觉得甘甜,有人闻到果香,还有人想起了某个午后。茶还是那杯茶,但因为喝茶的人不同,就有了千百种滋味。
我们边喝边聊,从水温说到冲泡时间,从茶叶品种聊到各自喜欢的口味。没有考试,没有讲义,所有的知识都藏在那一杯杯茶汤里。手心的温度,鼻尖的香气,唇齿间的回味——这些东西,看书是学不来的。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壶里的茶叶已经泡到淡了。走出教室时,嘴里还留着茶的余香。我突然明白了,这哪里是上课,分明是给自己忙碌的生活按了个暂停键。
下次要是有人问我文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肯定会告诉他——去找个茶香课堂体验一下。不是为了成为品茶高手,就是想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地喝杯好茶,听听茶叶要跟你说什么。
毕竟啊,有些滋味,得自己尝过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