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平顶山男性常逛的小胡同

发布时间:2025-11-03 12:40:11 来源:原创内容

那些巷子里的烟火气

你要是问平顶山男人下班后爱往哪儿钻,十个有八个会咧着嘴笑:“还能去哪儿?老巷子里转悠呗!”这话听着糙,可理不糙。矿工路后身那条歪脖子胡同,建设路东头那片低矮的民房间窄道,白天看着不起眼,太阳一落山,那股子热乎劲儿就上来了。

巷口老李的修车摊总亮着昏黄的灯,车胎橡胶味混着茶垢的沉香。几个穿着工装的男人坐在马扎上,也不多话,就看着老李摆弄手里的扳手。偶尔有人递根烟,火柴“刺啦”一划,那点火光映着粗糙的脸庞。他们在这儿图什么?或许就图个不用解释的自在。

再往里走,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人侧身过。墙根蹲着个卖卤味的大爷,叁轮车上摆着几个深口铝盆。路过的人不用问价,掀开盖子瞧瞧今天的猪头肉成色,称上二十块钱的,临走还不忘捎带一句:“明儿多煮点豆干啊!”大爷应着,手里的夹子麻利地翻动着浸泡在酱色汤汁里的美味。

藏在胡同深处的老味道

要说最让平顶山男人惦记的,还得是西杨村胡同里那家开了叁十年的羊肉汤馆。门脸小得错过叁回都找不着,可味道能香透半条街。下午五点半准时开张,不到六点,塑料凳子就坐满了人。

老板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系着油光发亮的围裙在灶台前忙活。大铁锅里翻滚着奶白色的羊汤,他舀汤的动作像在打拍子——一勺高汤浇进海碗,再抓一把切得薄薄的羊肉片,撒上香菜葱花,最后淋上那勺秘制辣椒油。红油在汤面慢慢晕开,像雪地里绽开的梅花。

老常说,他就爱下班来这儿喝一碗。摘掉安全帽,工作服往凳角一搭,热汤下肚的刹那,仿佛把井下的潮湿阴冷都逼出了体外。旁边桌的老张接话:“可不是嘛,这碗汤喝下去,才觉得今天这班没白上。”周围响起一片心有戚戚的笑声。

这些巷子见证着煤矿城市的变迁。早些年巷子深处还有个老式理发店,老师傅用推子给人理发,五块钱一位。现在店关了,但男人们路过时还会说起那个总爱讲笑话的剃头匠。

你会发现,在平顶山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里,从来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他们是来寻找一种熟悉的气场,在这里可以卸下所有身份,做个纯粹的自己。刚下工的矿工和写字楼的白领挤在同一张桌子上,喝着同样滚烫的汤。没有人问你今天挖了多少煤,也没有人关心你签了多大的单子。

夜色渐深,巷子里的灯火次第熄灭。男人们叁叁两两地离开,带着一身暖意融入城市的夜色。明天太阳升起时,他们又会变成矿工、司机、业务员,但那条平顶山男性常逛的小胡同永远亮着灯,等着在下一个黄昏,给归来的男人们一个可以喘口气的角落。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