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水磨工作室喝茶,滁州茶艺体验休闲时光

发布时间:2025-11-03 06:18:37 来源:原创内容

路过滁城老巷时,偶然瞥见木匾上刻着"滁州水磨工作室"几个字,青砖墙缝里探出几枝野茉莉,石阶被岁月磨得发亮。推门进去,穿棉麻衫的姑娘正用茶则往盖碗里拨茶叶,水汽袅袅地盘旋而上,把满屋的木香都蒸得活泛起来。

她见我站着发愣,笑着指指墙角的老石磨:"祖传的物件了,现在还用山泉水磨些藕粉、芝麻糊。客人说坐在这儿,能听见水流唱歌呢。"话音未落,果真听见后院传来潺潺水声,像是谁在轻轻摇着串翡翠铃铛。

茶汤里照见的旧时光

白瓷杯里漾着金黄色的滁菊茶,菊花瓣在热水里慢慢舒展开,恍若推开一扇记忆的雕花窗。想起祖母常把晒干的野菊缝进枕头,夜风穿过竹帘时,总会带起几缕草木的清苦。工作室主人老陈坐在石磨旁,手指抚过磨盘深浅不一的纹路:"您瞧这些沟壑,多像老榕树的气根?我爷爷那辈人用它们磨过豆浆,磨过药材,现在磨的是时光。"

窗外有鸟雀啄食枇杷果,啪嗒啪嗒的声响混着石磨咕噜咕噜的转动,竟谱出奇妙的韵律。穿堂风掠过竹帘,把炒青豆的焦香和茶气搅在一起,忽然觉得所谓滁州茶艺体验,或许就是让五脏庙都记住这般妥帖的滋味。

在水声里找回呼吸

后院的竹管渠引来山泉水,水车吱呀呀地转着,带动木槌敲打麻布包裹的茶叶。看叶片在捶打中渐次舒展,忽然明白"水磨"二字的妙处——就像我们这些被生活磋磨的人,总要在某个慢下来的午后,让舒缓的水流把皱巴巴的心绪重新熨平。

斜对座的茶客是位绣娘,银针在绷架上起落时,腕间的蓝染手帕随动作轻晃。"来这儿不为找灵感,"她捻着丝线打结,"就贪图水磨声比市集吆喝声老实。"她给我看绣到一半的并蒂莲,粉白渐变的花瓣里,藏着细密的水波纹。

老陈添水时说起件趣事:有回暴雨冲断水管,他急着用陶缸接雨水煮茶,客人反倒说茶汤里喝出了云朵的轻软。其实滁州水磨工作室喝茶的妙处,本就不在多么讲究的器皿,而在那份与天地自然相通的心意。

暮色渐浓时,石磨停下转动,茶壶仍坐在红泥小炉上咕嘟。临走前包了半斤他们自制的云雾茶,竹纸包裹泛着青霜,系着苎麻绳。走出巷口再回头,看见灯笼的光晕染在青石板上,水磨声渐渐听不清了,齿间却还留着茶汤的甘润。这大概就是滁州人常说的"茶根"吧——那些扎在泥土里的、结结实实的生活滋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