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小巷子最多的地方是哪里,玉树哪条小巷子最多
玉树小巷子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说来挺有意思的,去年夏天我去玉树参加朋友婚礼,闲着没事就在城里转悠。站在结古镇中心往四面看,满眼都是新修的藏式楼房,街道宽敞得很。当时我心里就冒出一个问号:不是都说玉树保留着老城风貌吗,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子都藏哪儿去了?
后来跟当地一位开茶馆的阿叔聊天才弄明白。他端着酥油茶对我说:“你要找小巷子啊,得往老城区走。新建的马路当然宽敞,可我们老一辈人住惯的地方,还留着原来的样子。”他伸手指向格萨尔王广场后面的方向,“那边巷子套着巷子,第一次来的人走着走着就绕晕了。”
第二天我按他说的路线,真的钻进那片老城区。这一走可算开了眼界——巷子窄的地方两个人并排走都勉强,两旁是传统的藏式民居,白色的墙壁配上黑色的窗框,特别有味道。有些人家门口挂着风马旗,风一吹就哗啦啦响。我数了数,光是从主路分出来的巷子就有七八条,每条又分出更多小岔路,真跟迷宫似的。
走着走着,我在一个拐角碰到位转经的老奶奶。她告诉我,这边的巷子之所以保留这么完整,是因为2010年地震后重建时,居民们主动要求保持原来的格局。“路可以修宽一点,房子可以盖结实点,但邻里间的这份亲近不能丢。”她说完慢慢走远了,手里的转经筒发出规律的嗡嗡声。
我继续往里走,发现这些巷子还挺有层次。靠近主路的巷子稍微宽点,越往里越窄,最里面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有趣的是,虽然巷子多如牛毛,但地面都干干净净的,偶尔能看到几只流浪猫在墙头晒太阳。
转到下午,我在巷子深处发现了个小集市。卖牦牛肉的、卖藏族饰品的、还有做藏面的人,都挤在巷子两侧。虽然地方不大,但热闹得很,香味飘得到处都是。我买了碗藏面,坐在路边的小凳子上吃,老板说他们在这条巷子里做生意十几年了,来的都是熟客。
天色渐晚,我准备往回走。这才发现自己真的迷路了——每条巷子看起来都差不多,弯弯曲曲的,导航软件在这儿完全派不上用场。正发愁呢,碰巧遇到早上茶馆那位阿叔,他笑呵呵地给我指了路:“第一次来都这样,多走几次就熟了。我们这的巷子啊,表面看乱七八糟,其实自有它的道理。”
回酒店的路上我琢磨,玉树的小巷子能保留这么多,恐怕不只是城市规划的原因。这背后是当地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那份坚持,是新旧之间的某种平衡。宽敞的马路确实方便,但这些弯弯绕绕的巷子里,藏着的才是玉树最真实的生活气息。
现在要是有人问我玉树哪条小巷子最多,我会很肯定地告诉他——去老城区转转吧,特别是格萨尔王广场后面那片。不过记得找个当地人带路,不然你真可能在里面转上大半天。那里的每条巷子都有自己的故事,等着愿意慢下来的人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