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私人工作室快餐,南京私人定制工坊简餐
最近路过新街口附近的小巷子,总能看到些挺有意思的招牌。有的写着"私人工作室",有的标着"定制工坊",乍一看还以为是搞艺术创作的地方,仔细一瞧才发现是吃饭的。这不,上周我就约了朋友去体验了两家。
头一家藏在写字楼里,电梯坐到18层,推开门闻到股浓浓的油香味。店面不大,就四张桌子,菜单直接贴在墙上。老板系着围裙在开放式厨房里忙活,见我们进来擦擦手说:"今儿个有刚到的江鲜,要不要尝尝?"这种私人工作室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看着厨师现场制作,食材新不新鲜都摆在明面上。
藏在巷子里的烟火气
另一家更隐蔽,要不是熟人带路根本找不到。七拐八绕进了老小区,车库里改造的空间,墙上还留着些斑驳的痕迹。老板娘正守着砂锅煲汤,见我们找过来也不意外:"提前订好的位子是吧?排骨冬瓜汤还得再炖十分钟。"这种私人定制工坊简餐确实让人想起家里做饭的感觉,火候到了才起锅,不会为了赶时间将就。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纳闷,现在人怎么都爱往这种地方钻。后来吃着饭和老板聊天才明白,大家图的就是个"私人"劲儿。大饭店的菜虽然精致,但总觉得隔着层什么。而在这里,你可以直接说"老板我不吃香菜",或者"今天的鱼想做得辣点儿",后厨真会按你的意思来。这种随心定制的体验,是标准化餐厅给不了的。
不过这种经营模式也有让人担心的地方。有次我带外地朋友去尝鲜,正赶上饭点,明明提前约好了,到那儿还是等了半小时。老板忙得额头冒汗,连声道歉说今天客人比预想的多。这倒让我想起,私人工作室虽然温馨,但接待能力确实有限,想去的话最好错开高峰时段。
现在城里这样的私人定制工坊简餐越来越多了,有的专注做本帮菜,有的专攻创意料理。我最近还发现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有些工作室开始接受提前一周预约,菜单都是根据时令调整的。春天会有香椿摊鸡蛋,入秋就上桂花糖藕,吃的就是个应季新鲜。
前两天又路过那家车库改造的私房菜,看见老板娘在门口择菜。她说现在每天就接五桌,多了忙不过来。"每道菜都得现做现卖,图快的话就去吃连锁店咯。"这话听着实在,南京私人工作室快餐之所以能留住客人,靠的还真不是速度,而是那份恰到好处的烟火气。
或许在忙碌的生活里,我们偶尔也需要这样慢下来的时刻。不需要纠结哪家店评分最高,也不用对着复杂菜单犯选择困难症。就像小时候去邻居家串门,赶上什么就吃什么,反而能尝到最踏实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