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亚火车站附近站街,邻近站台周边街景
走出叁亚火车站出站口,热浪混着海风特有的咸湿气息扑面而来。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广场上,有点茫然地环顾四周。说实话,第一次来这儿,对“叁亚火车站附近站街”的景象还挺好奇的——不是指别的,就是字面意思,火车站旁边那些街道到底长啥样?
往右一拐,就进了站前路。这条路可真热闹,各种小摊贩吆喝着,卖椰子的、卖清补凉的,还有举着牌子问要不要住店的。摩托车司机靠在车座上,用带着海南口音的普通话懒洋洋地招揽生意:“去不去市区咯?便宜走。”这条路啊,说是街,更像是个大集市,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邻近站台的那些街巷
顺着站前路往深处走,拐进了一条小街。这里的景象突然就安静了下来,和刚才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路边是些老旧的居民楼,阳台上晾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偶尔能看到老人家坐在楼下摇着蒲扇乘凉。说实话,这种反差挺有意思的——离火车站那么近的地方,居然还藏着这样宁静的角落。
我站在街角发了会儿呆,看着来往的行人。有个大叔推着自行车慢悠悠地经过,车后座上绑着两个大筐,里面装满了新鲜的金椰。他看见我在张望,笑着问:“买椰子不?刚摘的,甜得很。”我摇摇头,他也没多说什么,继续推着车往前走,消失在另一条小巷里。
再往前走走,就到了育秀路。这条路比刚才的小街要宽不少,两旁种满了椰子树,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路边有几家小吃店,卖抱罗粉、清补凉这些本地特色。正值中午,店里飘出来的香味让人走不动道。我寻思着,要不就在这儿解决午饭?
进了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粉店,老板娘很热情地招呼我坐下。点了一份抱罗粉,看着她麻利地抓粉、浇汤、加配料,动作熟练得很。店里放着老旧的收音机,正在播放琼剧,咿咿呀呀的唱腔配上风扇吱呀转动的声音,莫名让人觉得踏实。
等粉的工夫,我和老板娘闲聊起来。她说她在这开店十多年了,看着火车站从老站搬到新站,看着周边的街道一天天变化。“以前这里哪有这么多楼哦,”她一边切着配料一边说,“都是矮房子,路也没这么宽。现在好啦,人来人往的,生意好做多了。”
正说着话,门外传来火车的汽笛声。老板娘笑着说:“听,这是从海口来的动车到了。每天这个时候准点得很,我们都靠它看时间呢。”我这才意识到,原来火车站离得这么近,连火车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吃完饭继续溜达,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路口。这里能看到不远处火车站站台的顶棚,确实是在“叁亚火车站附近站街”的真实体验。路口的红绿灯规律地变换着,行人匆匆走过,有的拖着行李箱往车站赶,有的则是刚下车的游客,站在路边研究手机地图。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靠近车站,节奏越快;稍微走远一点,生活就慢下来了。这种快与慢的交织,构成了这片区域独特的韵律。就像那个推椰子的大叔,还有粉店里的老板娘,他们在这片“邻近站台周边街景”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站在回车站的天桥上,我回头看了看刚才走过的那些街道。夕阳开始西斜,给楼房和树木镀上了一层金色。小贩们开始收拾摊位,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而火车站里,又一班列车即将出发。这片位于叁亚火车站附近的街景,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平凡,却真实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