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泄火的小巷子,克拉玛依老街巷的火情记忆

发布时间:2025-11-03 01:48:01 来源:原创内容

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的名字,本身就带着石油的气息。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石油和火总是分不开的。而那条被称作“泄火的小巷子”的地方,其实并不是什么正式的地名,它只是老城区里一条普通的巷弄,却藏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从邻居张大爷那里。那是个夏日的傍晚,他摇着蒲扇坐在巷口的石墩上,眯着眼睛说:“这儿啊,以前可不叫这名儿。”他伸手指着巷子深处,“早些年,咱这地方是工人们下班后最爱来的地界。”

那些年巷子里的烟火气

张大爷说的“那些年”,指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克拉玛依的石油工人们结束了一天繁重的工作,总会叁叁两两地来到这条巷子。巷子不长,却挤满了各种小吃摊。烤羊肉串的炭火噼啪作响,馕坑里飘出炙热的麦香,还有那永远沸腾着的大锅,里面煮着滚烫的奶茶。

“为啥叫泄火呢?”我好奇地问。张大爷笑了:“你想啊,在油田上干了一天活,浑身都是劲儿没处使,心里憋着一团火。到这儿来,吃几串烤肉,喝碗热茶,和工友们聊聊天,那股子火气也就慢慢泄掉了。”他说着,眼神飘向远方,仿佛能穿透时光,看见当年的热闹景象。

这条巷子见证了多少故事啊。刚下班的工人把安全帽往旁边一放,就开始大快朵颐;年轻的技工在这里向老师傅请教问题;甚至还有不少人在这个小巷子里找到了终身的伴侣。火,在这里不仅是炭火、灶火,更是人们心中那团需要倾诉、需要安抚的生活之火。

现在的巷子安静多了。老工人们搬进了新楼房,年轻人更喜欢去商场里的餐厅。但偶尔还是能看到几个老人,坐在熟悉的位置上,要一碗奶茶,慢慢地喝上一整个下午。他们守着的,不只是这条巷子,更是一段无法复制的岁月。

去年冬天,我又经过那条巷子。雪花飘落在斑驳的墙面上,巷口那家打馕的店铺还开着,维吾尔族老板依然在用传统的方法烤馕。炉火映红了他的脸,那跳动的火光,仿佛与几十年前别无二致。我忽然明白,这条克拉玛依泄火的小巷子,其实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每一个经过的人。

或许某一天,这条巷子会被拆除,会被新的建筑取代。但那些对于火的故事,那些在巷子里发生过的点点滴滴,会一直留在克拉玛依人的记忆里,就像地下的石油一样,静静地流淌,永不枯竭。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