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学生通话服务百元叁小时
最近在家长群里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胶州有个初中生提供了个“100元3小时电话”服务,说是陪聊辅导功课。刚开始觉得这价格是不是标错了?现在随便点个外卖都得二叁十,叁小时才收一百块?
后来打听才知道,这孩子叫小磊,今年初二。他妈妈在菜市场摆摊,有时候忙到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小磊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主动给班上几个成绩跟不上的同学打电话,帮着讲讲数学题,说说英语语法。有家长过意不去非要给钱,他就定了这个价——说是收多了心里不踏实。
这事儿还真有点说法
我特意问了小磊的同学小林。这孩子以前数学考试老在及格线徘徊,自从隔叁差五和小磊通电话讨论题目,最近单元测试居然上了八十分。“小磊讲题不像老师那么严肃,”小林说,“有次为了教我解方程,还拿他妈妈摊子上的土豆举例,说就像先剥皮再切块,解题也得按步骤来。”
小磊妈妈王阿姨倒是挺支持:“孩子他爸在外地打工,我整天忙生计。以前担心他一个人在家光知道玩手机,现在反倒经常抱着课本和同学讨论题目。有天听见他在电话里说‘这个知识点要这样记’,那语气还挺像那么回事。”
不过也有邻居觉得不妥:“学生嘛,好好学习就行,搞什么收费服务?”但仔细想想,这种学生通话服务百元叁小时,比市面上很多家教便宜多了。关键是孩子们互相之间沟通没障碍,讲题方法更对路子。
现在小磊的“业务”还挺受欢迎,周末总要接两叁个电话。但他给自己立了规矩——电话最多讲到晚上九点,毕竟第二天还要上学。有次同学晚上九点半还打来问题目,他坚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复。
班主任李老师偶然知道这事后,不但没反对,还在班会上表扬了这种互助精神。后来班上陆续又有了“英语单词打卡小队”、“物理难题攻关组”,学习氛围反而更活跃了。这些小组虽然不收费,但那份互相帮衬的劲头,和小磊最初的想法如出一辙。
其实像这样的学生通话服务,百元叁小时背后,哪里只是简单的金钱交易。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们隔着电话你问我答,既解决了学习难题,又多了个能聊心事的伙伴。有家长开玩笑说,这比给孩子报那些昂贵的辅导班管用多了。
小磊最近又有了新主意——他把这半年攒的钱买了套《平凡的世界》,说是要和打电话的同学轮流看。问他为什么选这本书,他挠挠头说:“就觉得咱们普通孩子,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100元3小时电话不过是桩小生意。但看着孩子们在通话中互相促进,在交流里共同成长,这份单纯的美好,早就超出了价格所能衡量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