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学生优惠通话3小时50元
这两天在家长群里看到个挺新鲜的事儿:普兰初中推出了个“50元3小时电话”套餐,白纸黑字写着“学生优惠通话3小时50元”。隔壁张姐一边转发通知一边念叨:“现在小孩联系同学都要精打细算了?”
我家闺女今年刚上初一,小学时候用的儿童手表早搁抽屉里吃灰了。现在天天抱着手机,要么刷短视频,要么和同学聊个没完。上次查话费账单,好家伙,月租十九块的套餐,额外流量费愣是扣了四十多。问她都干啥了,小姑娘眨巴着眼睛说:“就和班长讨论了两道数学题...”这话听着怎么就那么不可信呢?
话费背后的那些事儿
其实细想下来,现在初中生的通讯需求真不少。周末约着去图书馆得联系吧?体育课调课要通知吧?小组作业总得讨论吧?我闺女他们班最近搞社会实践,五个孩子建了个群,光协调谁带相机谁准备材料就刷了上百条消息。要是全用流量,确实是个不小的开销。
听说这个普兰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的套餐,是学校和本地运营商谈下来的。专门给初中生用的号码,每周五晚上到周日晚上能打叁个小时电话,折算下来每分钟才两毛多。关键是这3小时电话不限校内校外,打给家里老人也好,联系同学也罢,都在套餐范围内。
楼下王老师家孩子已经用上了这个学生优惠通话服务。她说最明显的变化是,孩子现在给奶奶打电话不用掐着表了。以前总听见孩子着急忙慌地说“奶奶我快没流量了”,现在祖孙俩能慢慢聊,从糖醋排骨的做法聊到阳台上的月季花。
藏在通话时间里的温情
我后来也给闺女办了这个套餐。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上周叁下雨,她主动给加班的我打电话:“妈你别着急,我到家了,阳台衣服都收好了。”要是搁以前,准是条冷冰冰的微信留言。听见孩子的声音,心里顿时暖烘烘的。
他们班同学现在也爱直接通话。几个男孩子约篮球赛,叁言两语就定好了时间和场地,比在群里你一句我一句地刷屏效率高多了。班主任李老师说,自从有了这个3小时电话的额度,班级群里无关紧要的闲聊确实少了,重要通知反而更显眼了。
不过也有家长担心,给孩子这么多通话时间会不会影响学习?我看未必。闺女现在会把重要通话记在小本子上,比如周叁晚上八点要和学习委员对答案,周日早上要和小组同学敲定笔笔罢分工。这种时间管理的能力,倒是课本上学不来的。
昨天在小区碰到快递老陈,他正用旧手机给老家的儿子打电话。听说有这个学生优惠通话3小时50元的套餐,连忙记下来:“我儿子在县城寄宿,每周要是能多通会儿电话,这五十块花得值!”
看来啊,不管是城里娃还是留守少年,需要的都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消息。或许我们都该想想,在流量漫游的时代,是否忽略了声音里藏着的温度。毕竟有些牵挂,是再长的微信语音也装不下的。